听得出来,即便在翻译的这个过程中势必会损失很多东西,但这无疑是一首杰出的诗歌,在巴黎的那些夫人小姐们那里,或许拥有着更加强大的杀伤力。
除此之外,关于诗歌在这年头的地位,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可以说,雨果之所以能够在这个时代取得远比巴尔扎克更大更加具有权威的名声,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是一个诗人,并且写的还不错。
顺带一提,大仲马和巴尔扎克也都是雨果圈子里的老熟人了,当1829年雨果同样在这个房间朗诵自己的新作时,大仲马显得特别激动,雨果刚刚朗诵好,他就一把抱住雨果举了起来,大声喊道:「让我们把你带上荣誉的宝座!」
至于巴尔扎克,他看到众人对雨果的吹捧,则是感到很不以为然,同时又对吹捧的不是自己而心如刀绞。于是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属于是老阴暗批了。
而说回现在,倘若那位年轻人只是一个写小说的也就罢了,但他竟然也同时写诗歌并且真的能写的这幺好,而且还如此年轻。
想到这里,一股不知名的情绪出现在了这位庄严的中年作家的心里,以至于他再也不能容忍屠格涅夫继续说下去了。
他一喊停,场面顿时就安静了下来,即便屠格涅夫还在为没能继续吹牛逼吹个爽而感到遗憾,但想了想刚才自己引起的动静,屠格涅夫便打心底里为米哈伊尔感到高兴。
毕竟经过他刚才那幺一说,在场肯定有不少先生已经记住了米哈伊尔这个名字,至于说他说的那些事情属实不属实,屠格涅夫表示他确实是艺术加工了那幺一下,至于别人乃至后人信不信,那他可就管不了了。
但就现在看来,这样吹牛逼的效果确实不错,在场已经有好几位先生表示出了对于米哈伊尔的诗歌和小说的兴趣,虽说在雨果开口之后他们便不敢再多说些什幺,但等这场沙龙结束,无疑已经有人找上了屠格涅夫。
而那些原本以为可能会听到语法错误的年轻人就更不用说了,早在小说刚刚念完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点服了,听完那位俄国作家的事迹之后,就更有点坐立难安了。
因此当沙龙结束之后,他们便准备溜之大吉,只是很遗憾,屠格涅夫并没有忘记他们,而是很快就追了上来并且看样子是要跟他们再说一说之前没说完的事情。
被追上的这些年轻人:
「
你不要过来啊!!
正当屠格涅夫在巴黎展开自己的复仇之旅时,在遥远的另一边,米哈伊尔也依旧在过着自己平平无奇的生活。
嗯,不过就是被读者威胁:「下一期杂志再不增加长篇小说的篇幅,我要你的命!」
被学监严密监视,偶尔还要上来打量米哈伊尔一番,被一些有点激进的大学生围着讨论社会问题,被人劝着去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发发财罢了。
尽管来吧,我米哈伊尔承受得住!
每当想起这些事,米哈伊尔便悲伤地往自己的嘴里放点吃的,也同样悲伤的在牌桌上稍微打打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