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最后就是克拉耶夫斯基其实真没想到将军竟然会爱看米哈伊尔的小说,毕竟米哈伊尔小说里描写的那些卑劣和可笑的人物,说白了圣彼得堡的大人物们多少都沾一点,只是可能在大部分情况下,越是大人物就越是没有自知之明。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该怎幺拒绝。

想到这,克拉耶夫斯基的额头多少就冒了点汗,虽然接下来他可谓是疯狂找各种听上去还不错的理由,但他前面奉承的有点过,以至于到了后来他怎幺说将军都多少有点不高兴了。

尽管将军没说太难听的话,但心里面肯定也有点怨气,于是他索性就顺着刚才克拉耶夫斯基说《现代人》的话继续说了下去:

「行吧,其实我也并不一定真的要写,毕竟你知道,在圣彼得堡,拥有像我一样的地位和权势的人可不太多,我们这样的人每天光是为沙皇陛下办事就是全力以赴了,又哪来那幺多时间去写一些东西呢?

不过你刚才的话的确没错,你们《祖国纪事》比起《现代人》来说确实不算什幺,而且依我看,要是运气不好,接下来说不定还会变得更糟!」

克拉耶夫斯基:「.」

这话当然不是什幺好话,但克拉耶夫斯基确实也不好说什幺,只是所谓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于是克拉耶夫斯基干脆是又把这笔帐算在了米哈伊尔头上,在心里面骂了米哈伊尔好几句。

而说起《祖国纪事》最近的经营状况,就像之前说的那样,能凭藉多年下来积攒的名声和读者吃吃老本,但是如果真的要看数据的话,只能说是勉强稳住,完全比不上《现代人》的蒸蒸日上。

再就是《祖国纪事》在别林斯基出走后找来的首席评论家瓦列里安·迈科夫,这位才子年纪不大,却拥有足够明确的艺术观和文学观,并且能用一种还算吸引人的方式表达出来。

而对于克拉耶夫斯基而言,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位年轻人敢于向别林斯基这位在评论界赫赫有名的评论家发起挑战,他对别林斯基批评中残余的德国浪漫主义和唯心主义思想深恶痛绝,也正试图通过这种批评超越别林斯基文化批评家的地位。

这一点尤为重要,毕竟假如《祖国纪事》依旧在有些方面按照别林斯基走之前的路子来,那不就正好说明别林斯基是正确的吗?

那幺无论是从个人情感的角度还是杂志经营的角度来说,克拉耶夫斯基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对于这位确实有水平的年轻评论家,克拉耶夫斯基基本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唯一不满的,则是这位评论家对于米哈伊尔的作品的态度,他明明敢跟别林斯基这位大批评家展开批评,可面对米哈伊尔的作品,他却是不止一次当着克拉耶夫斯基的面情不自禁地称赞道:「简直就是接近完美的作品!我宁愿拿我们杂志一年内发表的所有短篇小说去换他的一篇短篇小说!」

就连米哈伊尔那篇争议颇大乃至于在一些贵族青年那里成为了笑柄的《多余人》,这位年轻评论家在经过长久的思考后,还是忍不住叹道:「我总觉得,他对俄国社会未来的预见是很有可能成真的。」

克拉耶夫斯基:「?」

你到底是哪家杂志的人?

而且这位年轻评论家不光是私底下称赞,就算是在杂志这个应该战斗爽的地方,对方竟然也是写文章称赞了起来,并且放到了杂志的版面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