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的脑中闪过这些念头,但不可避免地还是要跟这位公爵寒暄一会儿「我早就想过来了,但确实是被一些事情给耽搁了....
两人先是这样寒暄了一阵,接着就不可避免地聊了会儿文学。
这位公爵确实是对文学满怀热情,同时他也是如今俄国公认的幻想浪漫小说大师,而在他那些作品当中,1835年出版的《4388年》是一部颇为有趣的小说,只因这部小说是在这个世纪颇为难得的科幻小说,并且故事里面还有华夏的登场。
百先,既然他是俄国人,那幺他的小说自然使是以俄国为中心,在此基础之上,这部科幻小说大致概括起来就是到了4388年,正是比拉彗撞击地球的前一年,整个世界陷入惶恐。
此时,蛮荒的美洲大陆已经陷落,稍纵即逝的辉煌的美国文明已经不值一提。而欧洲已经由于各种天灾人祸,变成了没落社会的栖身地。唯一屹立在世界的文明形态,只有伟大的俄罗斯帝国以及华夏。
而在经历了可怕的大萧条大停滞之后,39世纪,华夏终于重新走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心最后,俄国和华夏联合其他国家和人民,共同抵御了彗星撞击,化解了灾难。
与此同时,这部小说当中也介绍了「去除伪善的磁场淋浴」、「吐真言的药丸」,以及「产生幻觉的药剂」等科幻想像。
顺带还发挥了一下作家的键政特色,像是在书中上流社会的社交人士们,他们不会选择去除伪善,而是选择幻觉:
「人们在经历了一场欢娱之后,都会选择进行失忆处理。他们会忘记自己说的蠢话,
忘记别人说的秘密,忘记所有成为众矢之的的尴尬时刻。然后人们继续进入真空一般的社交气团中,享受浪漫和友情,享受美酒和歌舞。」
而谈到这个的话,其实米哈伊尔接下来也有连载一部科幻小说的打算,只不过并不是在俄国而是在法国。
相对来说,在如今这个时代写小说最能搞钱的,无疑还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如果顺利的话,那幺估计米哈伊尔在老法买一套大别野的钱就有了,指不定还能干干别的事业就当米哈伊尔正在跟奥多耶夫斯基公爵聊天的时候,本来还在看向米哈伊尔的文学家们收回视线的同时,也有人开始讨论起了米哈伊尔等会儿路过那些上流社会的先生们时的表现。
按照奥多耶夫斯基公爵家的布局,想去书房的话,确实还得先经过一下沙龙,路过一下那些上流社会的先生们和文学权威们。
而对于在场的很多文学家来说,路过沙龙来到书房的这个过程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像是受刑一样,他们往往是局促不安地向女主人躬身致意,并且莫名地感到战栗、畏缩,然后便在种种令人不快的目光和微笑的伴送下,屏住气息急急忙忙向书房走去。
由于在场有些文学家并没有见过米哈伊尔,再加上他们又是《祖国纪事》的人,接受了克拉耶夫斯基将《现代人》看作仇敌的想法,因此即便刚刚才听了屠格涅夫的故事,他们还是有人摇着头道:
「要我说他也并不会比任何一个普通的新人强到哪里去,希望他能尽量把话讲的流利一点,不要磕磕绊绊,从而让上流社会的那些先生们更加忽视我们圣彼得堡的文学界!
当然,假如他真的这样,我相信克拉耶夫斯基先生肯定也是会对他伸出援助之手的,
克拉耶夫斯基先生现在就跟上流社会的那些先生们坐在一起,他跟很多人都有着深厚的关系,一定能帮他保持住风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