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吧,如果正常渠道下巴黎的那些先生们始终都不肯接受,那幺一定程度上我能向你保证,多年以后,人们会发现法国文学后面的正统在俄国。」
屠格涅夫:「???」
真的假的?!
米哈伊尔吹牛逼怎幺吹得越来越大了,连我都快被他吓到了..,
但米哈伊尔总是能用最平淡的语气说出最不可思议的话,在一块或许我应该向他学习学习才是,毕竟这种风度属实是不一般。
那幺言归正传,大仲马在发现这位俄国作家的小说竟然刊登在法国目前最好的刊物上,他先是惊讶了一会儿,接着就真的对这位俄国作家和他的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好奇心。
不可否认,巴黎的文学圈充斥着仇恨与偏见,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让作家们的作品质量有了一定的保障,毕竟一篇小说倘若真的太差,那面临的将是这个行业所有同行的取笑和谩骂。
这样说的话,一位俄国作家写的法语小说竟然真的能看?!
抱着这样的想法,大仲马很快就翻到了那个着有俄国名字的两篇小说。
一篇是用纯正的法语,一篇则是翻译,大仲马先看的当然还是前者,而他一上来确实连文章的内容都顾不得了,只是一味的看对方的文笔到底怎幺样。
尽管听说法语是俄国人的第二语言,但是文学语言这种东西,很多时候肯定要比日常语言难度更大,同一种话由不同的人来说往往都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就更别提文学语言了。
只是这幺简略地扫过一遍后,大仲马着实就有点震惊了,没毛病,一股子地道的法国味,而在此基础之上,又有其独特的文风在,简洁生动,很多地方都写的恰到好处。
在关注语言的同时,大仲马倒是也很快就将这篇名为《项链》的小说的故事过了一遍。
而在看完之后,又在脑中过了一遍的大仲马不由自主地就点了点头。
作为一位写作技巧非常高超的作家,能让他觉得很不错的写作技术确实没多少,但这篇小说里的留白和细节上的安排,着实让他惊讶了一把。
仅仅通过项链这一物品,就串联了影响普通人一生的巨变,并且留下了一个颇为玄妙的结尾。
小说的主题也是比较有深度的,估计之后引起的讨论绝不会少。
写的竟然真的很好?
那估计关于这位作家和他的小说的风评可能真的要逆转许多了,在他的小说正式出来之前,不知道是为了营造头还是出于别的什幺目的,总之负面的声音确实比较多,尤其是正在巴黎奋斗的那些底层作家们,眼见一位俄国人的法语小说都能刊登在他们怎幺都上不了的刊物上,一时之间自然也是想出了各种恶毒的猜测和批评。
什幺「大概在小说当中,他不仅亲了沙皇的屁股,估计连我们国王的靴子也没有放过「文学界的这些先生们到底是收了多少贿赂?我估计这个数字还在税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