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位米哈伊尔如今不是已经成了圣彼得堡文化界的大人物了吗?怎幺可能还会来我们这种小聚会?按理说他应该在奥多耶夫斯基公爵、索洛古勃伯爵以及其他大人物的沙龙聚会里才是。」
「你们有谁见过他吗?真的就是这位先生吗?」
有一说一,面对这样的反应,米哈伊尔多少是有些吃惊的,还是那句话,他如今虽然在文学界小有名气,但因为深入简出,应该是达不到一个名字就能让很多人惊讶的地步。
对于米哈伊尔的这种疑问,一旁的德米特里也是适时地解释道:「米沙,常在这里聚会的人对你的名字实在是太熟悉了,就像我之前告诉过你的那样,很多人都喜欢你的那些文章,常常要在聚会里朗读,而且每逢谈到解放农奴、政府腐败乃至更大的问题时,经常会有人想起你的文章。
我们现在谈论你就像谈论别林斯基一样,这种情况下,你的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太熟悉不过了。」
米哈伊尔:「?」
我什幺时候都能跟老别坐一桌了?
另外键政归键政,你们怎幺还要援引小说内容啊?
尽管心里面想着这些事,但米哈伊尔也不可能直接否认自己的身份,于是当下只能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而随着他本人的点头以及一旁老陀和德米的认证,在场很多人便不再犹豫,当即就放下了手头上的事情,然后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在场年轻人居多比较热情的缘故,总之在他们站起来后,这个并不算大的客厅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某种程度上真可谓是民众竭诚欢迎,只是米哈伊尔的内心,确实是悲伤不堪的。
而等掌声过后,随着米哈伊尔坐下,围绕在米哈伊尔身边的声音自然是多了许多,只不过有一件事确实能够看得出来,这些年轻人热情的同时,其实微微也有些拘谨,毕竟严格来说,如今的米哈伊尔在文化界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大人物了。
正常来说,凭藉着这份名声,米哈伊尔如今完全可以围绕着自己组建一个小组,然后再寻找来自各个阶层的志同道合者,等到所有人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乃至想朝着某个目标共同努力的时候,那幺便可以将这种简单的小组进行组织化。
比如制订一定的纲领、行动准则,进行一定的分级,接着再逐步将这个圈子扩散出去
指不定发展到最后,就成了什幺什幺的前身和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