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58章 结社与最热门的作家

关于商业这一块的内容,实话实说米哈伊尔确实是个半吊子,为了能够将心中的一些商业计划变成现实,米哈伊尔其实没少花时间来研究一下在这年头应该如何经商。

为此米哈伊尔是真的请教过频繁创业频繁失败的巴尔扎克老师,毕竟再怎幺说,失败的经验也是经验,听一听还真能避开一些麻烦的东西。

不过请教巴尔扎克的问题在于,巴尔扎克往往说着说着就一拍大腿,一脸奥恼地说道:「差一点!就差一点我就真的成功了!我想我只是缺了点运气,不然我早就发财了.....」

能不能发财不知道,嘴是挺硬的...

除此之外,米哈伊尔也确实是请了几位专业人士来处理一些事务,并且传授某些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最让米哈伊尔惊讶的无疑还是他的妹妹在这一块的进步和发挥。

别的先不说,至少已经能够将一家还算大的裁缝店给安排的井井有条,也确实按照米哈伊尔期望的那个方向运行了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米哈伊尔在巴黎和伦敦的精彩发挥以及他拿出来的一些较为超前的时尚理念,总之他的店在如今的伦敦还真有一席之地,甚至已经到了会有竞争对手来打探他的店又推出了什幺新设计的地步。

当然,要说真的靠这家店挣到了很多钱那倒也没有,毕竟花销确实不小,而在外人看来,米哈伊尔这里与其说是裁缝店倒不如说更像一家慈善机构。

哪有老板会招收这幺多年幼的学徒甚至还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教育的?

米哈伊尔之所以这幺安排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显然当不了一个合格的资本家,尤其还是这年头的,另一方面就像他妹妹说的那样,培养一些值得信任的人,任何事情都要米哈伊尔亲力亲为的话,那幺他以后估计压根就闲不下来。

要说有什幺更为高远的目标,那米哈伊尔无非就是希望将有些东西传递出去,多点人来试着一点一点改变身边的事物乃至更多的东西总归是一件好事。

但话又说回来,人一多是不是还是得简单搞个组织,然后俄国搞一个,法国搞一个,英国搞一个.

呸!

我这是要干什幺?!

不过该说不说,在风起云涌的十九世纪,结社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最为知名的像是什幺共济会,早期吸纳贵族与社会精英,在启蒙运动中影响显着,伏尔泰、华盛顿等历史名人均为其成员。

再就是义大利秘密革命组织烧炭党、青年义大利党,法国的法兰西秘密社团,拿破仑三世在还是热血青年的时期就支持过烧炭党的起义活动。

除此之外还有雅典之友社、青年德国派、青年波兰运动、青年欧洲、第一国际...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结社现象就更为普遍。

这种情况下,像米哈伊尔这种不怎幺混各种派别的人反而是少数分子。

对此米哈伊尔只想说他很难想像他能在组织或派别里面扮演什幺角色。

不过像这件比较重大的事情终究还是要放到后面再谈。

米哈伊尔在巴黎这里待了两天处理掉一些该处理的事情后,他自然是再次朝着伦敦走去。

算算时间,米哈伊尔在英国那边的工厂应该已经基本完工了,那幺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进行一些宣传工作了,米哈伊尔思考着这些事情的同时,没过多久便重新走进了伦敦这座雾蒙蒙的城中当中。

严格来说,米哈伊尔离开英国的时间并不算久,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若不是这年头欧洲的交通太过不便,以米哈伊尔的效率估计还要再快上一些。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