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完了。
郑公爵喝著咖啡,他被奥利维抓住把柄並被控制什么的,怎么说呢,半推半就,以往的郑家在赫尔丹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在奥利维被废,奥拉十八世继位的时候,所有的贵族都在观望,有的甚至逃避,包括最大的敌人乔治家,但是郑家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奥拉十八世最需要的时候充当先锋,开头的几年做了很多事儿,也顺理成章得到了国王的重用,也从乔治家族那里抢得了大量的权力,国王为了制衡依然保留了乔治家的一些权力,这点心思他是知道的,国王大势已成,他只需要慢慢的谋划就可以。
然而在获得权力之后,情报上自然也比別人多,他逐渐发现了有些地方不太对劲,斩草不除根,这不是王者作风,当年血雨腥风死了不少人,牵连甚广,归咎根源就是教廷的態度,教廷竟然还在支持奥利维亲王,態度比想像的还要坚定,这也让国王无法真正意义的动奥利维,隨著时间,
他发现,国王在全力改革,重用天理学派引入海克斯科技,这明显是摆脱对教廷的依赖。
国王自始至终都没得到教廷的认可。
从长远上看,国土会有更替,但大地母神教廷是不会变化的,所以在奥利维要挟他的时候,他也就顺势跪了,这符合郑家的利益,慢慢的他开始把握脉络,奥利维的计划是想逼国王退位,然后让艾莫莎继位当女王,而他做摄政王,对於郑家来说,这里面的空间也很大,至少要比霍克尔好很多,霍克尔是天理学派的学生,对贵族的態度同样苛刻,甚至有可能让天理学派取代他们,这显然不是好的预期。
奥利维亲王背靠教廷,拥有最强的隱秘力量,手段防不胜防,这次的交锋,他就是相信这一点,才稳坐钓鱼台,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是精准的。
奥拉十八世是个好对手,但太好名声了,完全没有一个君王应有的格局,昏招频出,不断打脸,这罪己詔一发,奥利维的后手他是挡不住的,如果他让位给霍克尔,霍克尔威望不足,更不是奥利维亲王的对手。
只要霍克尔犯点错误,那只有退位一个选择了,他的罪己詔可没什么价值。
到了那个时候,郑家將迎来另外一个巔峰。
喝著咖啡,打开报纸,一份赫尔丹日报,一份海克斯鸟报,惯例先看赫尔丹日报,公爵的嘴角泛起一丝嘲笑,如果正儿八经发个罪己詔,他还有点佩服,毕竟始终如一,结果竟然是一个类似於认错的避重就轻的推卸责任的公告,想认个错就轻飘飘的过去了,哪儿那么容易,这个可能性他考虑到了,这样更好,只要让人散布一下,公正的国王就变成了虚偽的国王,只会唱高调,这就是国王的又一个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