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那也只不过是为【奴隶】,换了个【主人】。”

两人看向彼此,空气中交汇的目光仿佛碰撞出无形的火。

说白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

一个主张用威权去治世,一个主张用仁爱去感化。

而这两种观点,也烙印于各自教派的学说之中。

《旧约全书·申命记》有云:“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佛经》则说:佛慈心普覆一切众生,常为众生求慈悲心,度一切苦厄。

但凝视彼此良久,两人似乎读懂了什么,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大笑,共同吐出一个字:

“屁!”

因为,这两个都不是能完美解决的答案。

迦南人睚眦必报,遵行同态复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甚至号称敢“与神搏斗”,结果呢?

流浪千年,难有立足之地,至今还过着举世皆敌的日子。

同样,印度僧众主张忍让妥协,拒绝暴力,结果呢?

被压制了一千年的婆罗门教重新崛起,几乎兵不血刃地驱逐了这些僧众,甚至僧众们视为圣所的那烂陀寺也被入侵到印度的外族付之一炬。

而现在,乔达摩连释迦族的危机都无法解决,又何谈劝这芸芸众生放下屠刀?

所以,任何一条极端的路都注定走不通。

乔达摩双手合十,若有所悟道:

“大师的意思我悟了,施慈悲心肠,亦需霹雳手段!”

“没错,王道为脊,霸道为锋。若要这天下大治,当先施以霸道,扫除不平,后行以王道,治世安民!”

洛恩微笑点头,给出了自己真正的观点。

而这一观点,也同样体现在《圣经》的前后变化之中,

《旧约》中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要求同态复仇,并没有改善迦南人的处境,但《新约·马太福音》中却说:“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要求信众忍让和妥协,不要轻易树敌,反而因此让基督教盛行。

当然,除了一只手上拿着《圣经》之外,那些传教士们另一只手上往往还握着把剑。

两者结合,才让基督成为了真正的万王之王。

此刻,洛恩不再掩饰,站起身道:

“我可为【霸】,当以剑开疆!”

虽然心中已经有所预感,但乔达摩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阁下真的要挑战诸神?”

这世上最大的强权便是天赋权柄的诸天神灵,同时,他们也是这世上最大的不公,以及大多数纷争和祸乱的根源。

印度神代将人视作牛马奴隶,并划分为四个等级的种姓制度,就是源自于天上诸神的授意。

只有将这些大大小小的【霸者】扫清,才能有施展【王道】的土壤。

“有何不可?”洛恩淡笑沉吟,“神被杀,也会死!”

“你也一样。”乔达摩提醒道。

洛恩毫不在意地笑道:“那就看看谁的剑更利吧。”

随即,他顿了顿,图穷匕见:

“但教化万民,普度众生,非【王】不可。”

“不过是为【奴隶】换个【主人】,你和他们有何不同?一切又有何意义?”

乔达摩听完,有些意兴阑珊。

“不!在我看来,这世上不需要主人,更不需要奴隶!诸神的归诸神,人类的归人类。”

洛恩摇了摇头,肃然道:

“所以,神的战争,由神来解决,人的未来,由人来决定!”

这是想法,也是承诺。

乔达摩闻言,脸上瞬间动容。

既然【神】已经作出了选择,那么【人】也当有自己的觉悟。

若人间为苦海,就由我来行这【大乘之法】,将众生度至彼岸。

片刻之后,他似乎下定了决心,屈膝坐在菩提树下,双手合十吟诵: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舍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