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不是因为您太懒了。」王承恩腹诽道。
「今天朝会有什幺内容,怎幺拖那幺久?!」朱由检随口问道。一般来说,朝会早上五点开,九点散,现在都十点多了。当然,像昨天那样一开一整天的,完全属于是意外。
王承恩回答道:「还是昨天那几个主要的议题。今天兵部的人提出让袁崇焕复出,再次担任辽东都师,其他几部也多有官员附和,但内阁那边不予通过,所以争论得比较激烈。内阁施阁老赞召回袁崇焕,首辅和另外两位阁老不允。」
朱由检微微皱眉,但他没有就这件事发表意见,而是问道:「昨天那批奏疏票拟完成没有,送过来了吗?」
「只送过来了一部分,剩下的几位阁老说还未能商定。锦衣卫报告说,昨夜首辅言其年岁长,力不从心,似有致仕之意。」
「锦衣卫这幺有本事了幺,连文渊阁都能监听到,怕不是黄立极故意让锦衣卫说给我听的吧。」朱由检嘲讽道。
王承恩无言以对。
朱由检来到了干清宫看望他哥,看得出来他哥昨晚也睡得很安详。
围房西的懋勤殿,朱由检看着这里堆积成山的奏疏,一阵地无语。这都没有积压,只是一天的量啊!
他苦着脸翻开奏疏,与朝会奏对不一样,那时候大臣念叨的都是简化版的,只是提炼的核心内容。
但是奏疏是有固定格式的,开篇先来个总论,东拉西扯讲道理,而后分 1、2、3、4……多点分析论证,提出建议,总之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
而且这又不是批改作文,某些中小学老师号称两秒钟就能给一篇作文打上分数,但是皇帝要是敢这幺干,大臣就敢夹带私货。等到奏疏通过之后,就是正式的行政文件了,总不能朝令夕改吧,只能气死皇帝。
「一切离谱的制度都是有道理的啊,难怪前几任不乐意上朝,因为被吵得头疼;不愿意批改奏疏,因为看得眼睛疼。」朱由检看着奏疏里面这一大堆繁体字,烦得都想要把这玩意撕掉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