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盾车只能防备平面攻击,面对城墙上居高临下的射击,只能举着盾勉强支拙。孙传庭的目标是夺回其中一个缺口,进而登上城墙,驱逐墙上北虏,救援大同友军。
双方的战斗并没有什幺出彩的,甚至有些无聊:北虏一部分跑到了关外,一大半还在墙内,被截成了两半;被孙传庭大军从中间插入以后,又被从中间剖开,总体上分割成了田字形的四部分。当然,这四部分并没有失去联系。
孙传庭则以身入局,身陷重围,不过车营嘛,本来就让人包围用的,人家不包围,还发挥不出作用呢。孙传庭的车营在城墙溃口中段展开,直接堵住了最大的一个溃口,不停地用火器袭扰着想要通过边墙的北虏骑兵,使得北虏骑兵的通过速率大打折扣。
林丹汗不堪其扰,对着他的车营展开了多次冲击,一度用马群撞出来缺口,却又被硬顶了回去,始终无法破阵。或许这并不是孙传庭手下的明军有多幺地顽强,而是林丹汗手下大军不够决绝。
如果孙传庭坐视不理,北虏剩下的这几万大军通过边墙大概需要一个时辰。他进场以后,就使得这个时间增加了一倍。终于,在半个时辰以后,大同骑兵、蓟镇骑兵,和京营骑兵赶了过来,再加上延绥骑兵,合计一万人。
这个规模的骑兵,已经不是北虏可以随意撵走的了。双方贴着边墙厮杀了几场,互有胜负。再然后,京营车营、京营步火营、俞咨皋率领的蓟阵独轮车营、大同车营等相继赶来,林丹汗的大军彻底崩溃。
还未出关的北虏骑兵已经不顾上首领们的安排,争先恐后朝着溃口挤去,相互践踏,死伤无数。有的眼看被大军包围,一时半会又逃不掉,干脆丢下武器,跪地请降,投降对于蒙古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