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在有城可以拒守、有车营可以依托的时候,明军不会被轻易打散;如果是最纯粹的野战,双方只有人和马,这种可能一轮交锋士气就崩溃了,甚至还没交锋就害怕了。于是衍生出了「辽兵擅走」的刻板印象。

在熊廷弼经略辽东的时候,他甚至连辽人都不愿意使用;后来辽人认清了建奴的残忍,才选择重新投入大明的怀抱。于是孙承宗经略辽东期间,开始有限度的启用辽兵,但辽兵、客兵相互配合,倒也还算克制;等到袁崇焕经略辽东期间,就开始走向失控了。

客军在辽东几场大战下来,死伤惨重、不成气候,辽兵擅走反倒保存了实力。辽东、辽西将门掌握了实权,渐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虽然没有明着跟朝廷对着干,但是阳奉阴违的小动作没少做。总之,大明军队要走的路还很远,暂时不具备碾死野猪皮的实力。

四月二日,在明军大捷、北京城这种有些燥热的氛围下,科举殿试如期举行。大家根据皇帝一直以来的表现,押题在了财税和军略这两方面。

会试结束后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都做足了功课,甚至有的人为了在殿试上夺得一个好名次,跑去拜访了勋贵,讨教兵事上的问题,这在从前是没有过的,让京城的这群勋贵们有些受宠若惊。可是他们又有什幺可以教的呢?他们自己都不懂。

京营选锋的军官里面,就没有几个是勋贵出身的。大家甚至为此抱怨英国公张维贤不讲情面。

张维贤是这样跟这群勋贵说的:「他娘的!休要把咱的好心当作驴肝肺!选锋营乃沙场死战之地,岂是儿戏?武艺不精、韬略不通者进去,那是白白送死!你自家送了性命不打紧,若连累了同袍弟兄该当何罪?

便是咱家儿子,也未得选入,你等休要叫屈!如今陛下难得信重,着咱家再掌兵权,这于你我皆是天赐良机!怎的,你等竟不明白?难道还愿叫那群文官骑在咱们的脖颈上作威作福不成?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