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要押题,肯定要研究皇帝性格,朝野盛传,皇帝是个务实派,甚至还有些不要脸!
从殿外走到这里不容易,有的人花费了几十年,两鬓都斑白了。能够来到这里的,都没有蠢人。聪明人就容易多想:皇帝这道题看似简单明了,但又好像暗藏玄机。原本准备的军略和财税之策,要不要一股脑写上去?
四书五经好像没有教他们怎幺解题啊!这是策论不是治经,《中庸》?!对了,中庸!!!有的大聪明自以为领悟了诀窍,于是开始奋笔疾书;而更多的人,还是满脸苦相,不敢落笔。
考试从清晨卯时开始,一直持续到黄昏戌时结束,中途还管一顿饭。可以说,给足了他们时间。朱由检不需要快才,也不需要诗仙,他需要的是可以陪自己一起扛压的稳重型人才。
「两难何解?!」其实朱由检自己也不知道。这些问题看着容易,一旦深入进去尝试解决,就会陷入千丝百缕的问题之中。快刀斩乱麻听着好玩,有时候容易把自己给玩崩了。
科举考试直入中枢的人缺乏实务经验,朱由检自己也缺乏实务经验,就连大名鼎鼎的张居正,也缺乏实务经验。不管这群人答得如何,朱由检也是要把他们丢去基层的,会说和会做是不一样的。
这群人到了基层岗位之后,可能会百链成钢,有朝一日成为朝廷的擎天巨柱;也有可能深陷染缸,「和光同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