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满腔热血的士人就这样被磨掉了心气,甚至黑化,比那些家境好的官员更贪暴,似乎是要将一路来遭受的苦难贪回本。
朱由检向来对于演讲这种东西是不屑一顾的。时代变了,礼崩乐坏下,人们已经不像诸子百家时代那幺地淳朴了。不过哪怕知道说这些场面话没什幺用,他也还是打算推心置腹地说一下。
万一有哪个「小可爱」真的听进去了呢?大明确实是有不少圣学入脑、真心想为民请命的「傻子」的。
朱由检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朕尝闻汉唐之时有言『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深以为然。
往者我大明多擢清贵之士居要津,此辈或德行无亏,于经史之学亦有造诣。承平之时,于振扬国祚、整肃朝纲固有益处,然值此多事之秋,欲靖难安国,恐非其所长也。
自嘉靖至今,天灾频仍,愈演愈烈。此非朕之失政,亦非奸佞乱国,实乃天地自然之变也!
昔周末、汉末、唐末,史书皆载连岁奇寒:周孝王时『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后汉书五行志》亦记『冬大寒,雨雹杀牲畜』『夏低温,禾稼不熟』。
今此天象,轮及我朝,岂人力可违耶?古之豫州多象,江淮多鼍,今皆绝迹,岂真因天子失德所致?不过天寒地冻,彼等南迁以避寒耳!
朕自临御以来,自以为励精图治,亲贤臣,远小人,处理政事少有失当之处。南平蛮乱,北驱逐鞑虏,捷报频传,论及武功亦不逊前贤。然为何天不祚善,反降灾异?由此观之,天道运行,实与帝王德行无涉。
《荀子天论》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夫天道不可干预,唯当力减人祸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