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老人家年纪大了,故土难离,也怕给你添负担。”李逸能理解。

“嗯,”

孙伏伽现在正五品治书侍御史,已经步入高级官员门槛,收入还是可观的。

禄米就从原来一年七十石涨到了二百石,每月还有三千六百钱的俸料食料等钱,他还有六百亩职分田可以收租,这是在任时的岗位田,每亩能收粟六斗。

他这六百亩职田,一年能收三百六十石,比正禄还高。

身为正五品官,孙伏伽还分到了八百亩永业田,这个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佃租出去,但租子就要高不少,往往每亩佃租一石,这意味着至少一年有八百石租。

正五品官,还有不少物资发放,比如米面酒酱醋,盐豉姜葱韭葵,还有柴、炭、羊肉,

每天免费的工作午餐,每年元旦冬至还有赐绢,发各种不同场合的全套衣服,

这只是明面上的收入而已,

各衙门还有小金库,公廨田、公廨钱,收租收息,这些收入既用做食堂和办公纸笔开支等,也会给官吏们发放钱、粮等补贴。

可以说,一个流外小吏,那收入微薄,得靠陋规等灰色收入补充。但流内品官,其实收入挺可观,一人做官,能养一大家子。

而如果跨入五品,那基本上就不用再操心钱的问题。

五品职官每个月光是羊肉,就供给九头羊。

“辛县令对我挺关照的,他说跟师兄以前是同年?”

“嗯。”

提到辛处俭,孙伏伽脸上生起一丝同情。

“我两次到万年县,都见他大白天不理公务喝酒,没人管吗?”

“还真没人敢。”孙伏伽摇头。

“为啥?”

“这事啊,说来说话长了,其实我这位同年,原本天之娇子。”

辛处俭出身陇右狄道辛氏,跟陇西李氏一样也是名门望族,辛氏还有一支迁到晋阳,也在北朝时声名显赫。

陇西辛氏和晋阳辛氏,在西魏北周隋朝时,那都是出了许多显赫人物。比如上柱国、宿国公辛威,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勇悍无双。再比如辛德源,北齐名儒,后来入北周,名列十八学士。

还有辛公义、辛彦之,都是隋朝时极有名的。

“辛处俭的祖父正是辛彦之,前朝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封爵五原郡公。”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