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六儿再次被带进来,仍是有些忐忑不安,进厅便跪。
“刘将军,我现在面临一个难题,还想请刘将军帮我参谋参谋,看如何选择。”李逸当着他的面,把是先解浩州之围还是先打贾胡堡的问题抛出。
刘六儿晃了晃大脑袋,大金环在耳朵上摇动。
“总管,机会难得,稍纵即逝。末将觉得,可以双管齐下,末将有七千人马,总管可分为两部。一部派回浩州,在城外立营,与浩州守军呼应,便可牵制围城敌军兵力,可大大缓解浩州局势。”
“而且据末将所知,刘季真粮草不继,刘武周大将寻相所部,亦是供应不足,那一千突厥骑兵,则完全是由刘季真和寻相供给,他们现在都面临供给不足,以及缺少攻城器械的问题,
若是末将反正,再杀回浩州城下,只怕敌军便只能解围退去。”
李逸打量着这个稽胡,
看着就完全的胡相,但那汉话说的是没半点胡味。
甚至还挺会用词,看的出来,刘家世代豪酋,汉化教育的不错。
“还有呢?接着说。”
刘六儿舔了舔嘴唇,“贾胡堡虽险固,可黄子英被困两个多月,也早粮草不继,其部下肯定也军心不稳。这时虞闰愿为内应,那么只要有几千人马,夜间突袭,破堡后,黄子英部必溃败。”
“但必须得快,防止夜长梦多,万一事情泄露,可就错过好机会了。”
李逸十指交叉坐在那,微笑着道:“我的建议是两边一起动手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那你觉得这七千人,要怎么分?”
“可以各三千五百人,也可以浩州城五千,调两千来贾胡堡。”临了,他又特别加了一句,“末将愿一直追随总管身边,鞍前马后效力,请总管派将校分别统领两营。”
李逸得承认,刘六儿的眼光还不错,考虑的挺全面,挺能把握时机。
或许这就是他果断投降的原因吧。
“你率三千人部下前往贾胡堡,我在阴地关为你押阵,若是事情不变,你便退回阴地关来。”
李逸缓缓开口做出决定,让他带三千人去贾胡堡,剩下四千人则暂驻永安堡外。
“末将愿立军令状,定拿下贾胡堡!”
让刘六儿带三千旧部去拿下贾胡堡,就是对他最后的一个考验。
贾胡堡北三十里,阴地关中。
李逸将看完的密信收入怀中,叫来刘六儿。
“刘将军,马上天黑,你现在就率部出发,到了贾胡堡下,萨保虞闰会接应你的,你到了以灯火为号······”
“我在这里预祝将军旗开得胜,马到功成,等你捷报!”
刘六儿已经披甲,“末将绝不负总管厚望。”
李逸解下自己身上的紫色襕袍,披在他的身上:“夜里风寒露重,铠甲外加个袍子。”
“谢总管赐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