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接连破伊州邓州襄州,不能坐视不理。现在连显州道行台尚书令杨士林,随州总管田瓒,也已经通王世充。
再不出征,这显州道数十州,可就随时会落入王世充之手。”
“征讨洛阳可以等到七月后再出兵,但征杨士林、收复襄邓却是刻不容缓!”
太子再次出声,“儿臣推举李逸为山南道安抚使,兼显州道行军总管,率军先出武关。”
李世民想了想,也出声支持,“儿臣附议。”
建成眯起眼睛望向世民,又望向李逸。
“陛下,臣不擅军事,如此重担,还请委派大将,臣举荐永康县侯李靖,或是曹国公李世绩,皆比臣适合。”
李渊捋须。
李靖去年差点被他杀了,还是许绍爱才,上书力谏才保下李靖一命。今年李靖在山南屡败开州蛮部和萧铣军,表现极为出色,让李渊都直叹使功不如使过,也终于给李靖封侯。
“李靖现为通州总管,协助信州总管河间王孝恭和庐江王李瑗征讨山蛮和萧铣,暂时不能调动。”
至于李世绩,
这位赐国姓封国公名列属籍的河南大将,李渊对他没信心。原来他拥有李密旧部旧地,兵马十几万连城百座,有十郡之地。
结果现在亲爹都让窦建德俘虏,还搭进去淮安王、山东道安抚大使李神通和李渊的妹妹同安大长公主等。
整个河北河南几乎尽失。
他在河南经营那么多年,都一败涂地,让他去毫不熟悉的山南,能行?
“李世绩对山南不熟悉,也跟关中诸将不熟,这次还是你来领兵,让李世绩做你副将,”皇帝一锤定音。
“封相,草诏,授李逸汉水道行军总管,检校显州道行台尚书令,加山南道安抚使,特许便宜行事,承制拜授。”
“朕给你步骑三万。”
李逸推都推不掉,只能应下。
因为李纲这个太子詹事都反对太子领兵东征,李渊一番思虑后,最终也还是没敢在这节骨眼上再乱来。
“东征洛阳一事,便由二郎挂帅,各部由二郎节制。就按先前所议,现在统筹调度兵马钱粮,等到七月转凉后再正式出兵。”
以兵部尚书屈突通为副帅,中书侍郎唐俭为长史,兵部侍郎殷开山为司马。
罗士信为陕州道行军总管、黄君汉为怀州道行军总管、史万宝为熊州道行军总管、任瓌为谷州道行军总管、王君廓为伊州道行军总管、刘德威为洛水道行军总管,
而刘弘基、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诸将则随李世民行动,分统各部。
皇帝先给李世民许了六万兵马。
李逸只有三万兵,
谁是主力,谁是辅助自然一眼分明。
不过李世民主力要两个月后才出兵,李逸这支兵马,却是殿上直接草诏,颁下出兵诏令。
即刻准备出征。
太子建成今天是一无所获,不仅没争到东征帅印,反而是连太子詹事这东宫官之首,都能当殿反对置疑他。
恼怒的建成在廷议后拜见天子,直接要求换掉李纲。
“李纲年迈糊涂,完全不适合再任太子詹事,请陛下明察。”
李渊抱着李逸进献的吉他,一边试着音,一边漫不经心道:“李纲这人朕很了解,脾气虽执拗了一些,但向来忠直,你身为储君,身边不会缺奉承之人,最缺的是这种能够一直忠直不二的人。
李纲反对你领兵,难道真错了吗?”
建成知道皇帝是又提起他去年去原州之事,“太原举义兵后,儿臣随父南下,分统左三军,不曾有过差错,也屡立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