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在河南获得了一万五千亩地赏赐,在山南还有五千亩,他这是朝廷关中集团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
在本地豪强眼中,他们是外来者,是入侵者,但也是胜利者。
很多本地豪强,在面对这种局面时,大多会选择顺应时势,转头拥抱胜利者,或是投靠,或干脆就是联姻,总之也得重新挤上餐桌。
不能挤上餐桌,那就会成为餐桌上的菜。
没有人愿意被端上餐桌,因此哪怕得付出些代表,也得挤上餐桌。
千百年来,那些门阀、豪强,其实对这一套早就非常熟悉了,没有千年的王朝,但有千年的宗族。
现在就算让出一些利益,但只要能继续坐在餐桌边,他们就能通过剥削更底层,补充恢复。
不碰上侯景、黄巢这种人,门阀世家根本不惧改朝换代,也不惧战乱饥荒。
战乱饥荒会使许多百姓灭绝,可有几个门阀世家因此灭绝的。
“大业中,隋乱之前,河南道有户一百四十万户,人口八百八十万口。”
李逸感叹,而如今统计上来的河南道户籍人口,居然仅有三十万户,人口二百万还不到。
这个数字,李逸知道会有不少水份,隋乱以来,做为天下中心的河南道战乱、饥荒最严重,动荡时间持续也最久。
可也不会一下子没了六百多万人口,
许多百姓是成了没户籍的流民、佃户,依附于豪强、寺庙等,甚至许多人沦为奴隶,这些人口并没有被统计,李逸预计这部份人口,也当还有一二百万户。
不到十年时间的战乱动荡,
河南道损失了五百万人口,损失一半以上,多数是死亡,部份是逃到周边地区了。
户籍人口,只剩下两成左右。
“只要安定下来,三十年时间,人口就能翻上一倍。”卢承庆道,他出身范阳卢氏,五姓七家,很清楚这种治乱循环。
战乱之后,朝廷和世家豪强都在抢夺人口,谁掌控的人口多,谁自然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
李逸拿出一道诏令,
“圣人诏令,要在河南设立七十二个军府,如今运河以东的七个总管府,洛州设二十府,其余六总管府,分设五十二府。”
府兵,仍是朝廷眼中最可靠的军事力量。
如今拿下河南,自然也要推行到河南。
建立军府后,士兵和家眷就移驻地团,分田授地,也会从地方整编旧军,或是点选中上户良家子新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