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推开两孙子,

身体挺直,双手拱于胸前,头微低触到手,“武功苏威,拜见司空。”

这是肃拜,适用于高级官员非正式场合示敬。

八十岁的苏威,向十八岁的李逸,肃拜。

比之叉手礼要郑重一些。

苏威当然也不可能向李逸行跪拜礼,也不用屈揖。

“苏公喝什么茶?”李逸问。

苏威插直身子站在那,微微颤抖。

“谢司空,皆可。”

“两位苏郎,快搀扶你们阿祖坐下。”

苏勖立马主动过来煮茶。

落坐后,苏威也算是松了口气,他低了头,这位李司空也缓和了态度。

李逸直接问苏威治理河南地方的建议,“苏公曾为朝廷宰辅,经验丰富,可有何好建议?”

苏威坐在那很端正,不再倚老卖老,“当年我父亲为西魏度支尚书,奉宇文泰之令改革制度,推行新法。

曾为宇文泰开出两副药方,其一是搜简贤才为牧守令长。北魏末年社会动荡根本原因,还是滥竽充数,人浮于事,上面再好的政策,下面不能执行,也没有用。”

“吏治之难,不在于朝廷,而在于地方,特别是负责执行政策的州县两级,百姓评价朝廷政策好坏,评价的其实是执行效果,而不是政策本身。”

李逸对苏威这话很认同,果然是老江湖。

“那苏公以为该怎么做?”

“州县当政官员,是中央朝廷任免,但地方执政,主要还是靠胥吏。北魏吏治败坏,很大原因是地方官员任用胥吏只看能力,不看人品,

州郡大吏,但取门资,多不择贤良;末曹小吏,唯试刀笔,并不问志行。

有些胥吏,能力突出,可品德不行,任用这样的人,破坏性比贡献更大。

用人当能力和品行并重,甚至贤良比才能更重要。”

选用官吏,才能和品行哪个更重要,这个就好像立嫡要立长还是立贤一样,并不绝对。

“第二副药方呢?”

“合并州县,裁并人员,要打破人浮于事的局面。官省则事省,事省则民清,官烦则事烦,事烦则民浊。

有其人则任,无其人则阙。”

苏威拿出了他爹当年为宇文泰改革的新法六条,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要治理地方,先要治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