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实李渊早在灭掉薛仁杲后就有意按住秦王了,奈何后来得靠秦王力挽狂澜,不用他不行。

刘武周攻河东,这事可就是最好的证明,皇帝用元吉、用李仲文、用裴寂、用李孝基,用独孤怀恩,就是一直不肯用李世民。

但最后呢,接连大败,差点都要被打的迁都了,不用不行。

结果就是李世民在河东灭了刘武周,威望再增,秦王府兵马更加强壮。

打洛阳王世充,李渊也想用别人,可突厥处罗可汗咄咄逼人,李渊没机会也没时间换帅,只能被迫继续用最可靠的秦王。

一战接一战,一浪推一浪,

是李渊不肯用其它人吗,是李渊发现只有李世民最可靠好用。

可皇帝也一直在试图压制和削弱秦王势力,

比如关中十二军的设置,就是在十二卫体系外,再构建了一套关中京畿军事体系,这十二军不隶十二卫,十二军主将也不隶十二卫,秦王这个宰相指挥不了十二军,他兼任的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同样管不了十二军主将。

然后是完善了秦王、齐王府的左右六护军府,

实则还是在打压秦王势力,压缩他的兵马至两万,还划属十二卫下,多余的兵马,分给秦王府、东宫以及十二卫。

甚至已经把一些秦王府将领调离,再塞了一些人进去。

可是这些动作有用吗?

本来应当是有用的,

可架不住遇事还得秦王挂帅,比如这次征讨河北,六万精锐交给秦王指挥,几十员总管大将跟着秦王征讨,

既给了时间和机会让秦王拉拢亲近,

更因秦王大捷,诸将跟着立功受赏,自然跟秦王关系很好。

平定洛阳后,朝廷封了三十六国公,一堆的公侯,总管、刺史、将军等,这些人可很多都是跟着李世民打仗立功受的赏。

现在河北平定了,

荆湘交给李孝恭李靖李瑗他们征讨,接下来江南、岭南,肯定也是由他们负责。

可这样压的住李世民吗?

除非从此天下安定,但这不可能,突厥颉利可汗已经稳固了汗位,他又开始犯边,

而且历史早证明,颉利会比另两个兄长,处罗和始毕两大汗,对中原侵犯更凶。

可以说,大唐如今虽然差不多已经锁定统一中原的胜局,

可接下来,却也将与突厥全面战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