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人放低些声音,跟熟人说着李逸的风浪韵事,传他的绯闻,比如跟温国太夫人霍氏在战场上英雄美人的种种,还有人传李逸跟荥阳郑氏、清河崔氏五姓女的各种传闻。
有些是确有其事,有些夸大其辞,但很多是捕风捉影,甚至完全是无中生有,可百姓们以讹传讹,却是兴奋的很。
李逸顾不得那些坊间对他的议论传闻,他这么年轻,几年前还只是个度牒都没的道士,如今才十九,确实自带话题,充满流量。
武安郡王、太庙功臣,这些都不及家中的五个儿女让他想念。
春风得意马蹄疾,
李逸很快回到了胜业坊李宅,
在他回京前,皇帝已经派人敕修武安郡王府,大门外的乌头墙都修高了些,代表阀阅的乌头门自然也加高加宽,更加气派。
而乌头门内的郡王府大门,
同样也是门房加高加宽加深了。
这高大的乌头门,深深的正门房,那新涮的朱漆大门,那门上增加的铜钉数等,
无一不在向外人展示着这个新兴权贵的显贵,这可能是一个新门阀的诞生。
李逸刚到乌头门外,
罗三就已经在那等候着了,见到他回来,便笑着先点头,然后扭头朝乌头门内高喊,“快禀报王妃等,阿郎回来了。”
说完,他跑着迎向李逸,亲自给他牵马。
乌头门外有高大的下马石,雕刻的还很精美,李逸踩着下马,他的照夜白便被牵到一边先系在系马桩上。
杜十娘带着府里一众人迎了出来。
她仍是一身素服,见到李逸很高兴,可神情里也藏着一些哀伤,她父亲的三年之丧还没有过去。
快三岁的小辣椒李淑一点不认生,金玉漱让她接耶耶,她便飞奔向李逸,一把搂住李逸大腿,“耶耶,抱。”
这个曾经在腊月里遗弃在李逸千金堡前的可怜丫头,如今倒是过上了好日子,锦衣玉食,小小年纪顶着个大宁县主的封号,粉妆玉雕般可爱。
李逸一把将她抱起,“还认得阿耶啊?”
“母亲大人常画阿耶的画像,金姨娘屋里也挂着呢,淑儿天天看。”
金玉漱给李逸的信中,经常大篇幅讲小辣椒,说她小嘴最能说,伶牙利齿的,她原本是想到洛阳找李逸的,还说要带两胡姬来侍候李逸,结果李逸出征孟海公等,便让她就留在长安照顾李淑。
李逸抱着孩子来到杜十娘面前,“夫人瘦了。”
杜十娘怀里抱着个胖胖的婴儿,身前还站着一个,“平安郎,快叫阿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