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464章 赐李逸开国 开府

大唐国公以下爵位,都带开国二字。

九等爵中最低的县男,前面也加开国,全称是某某县开国男爵。从北周到隋朝,封爵者,皆开国置国官,而所置国官及数量,又因爵位高低,以及所加散实官有所增减。

“大业朝,隋炀帝推行大业令,把旧有五等爵全部削除,改行王公侯三等爵,不再开国,只把国令改为家令保留,其余国官都废除。

而我朝基本是恢复了开皇旧制,爵位仍行九等,开国置国官,不同爵位开国所置国官数量不同,其国官基本为视品。”

藏书阁中,

杜如晦没随李世民回京,他留在无极堡,面对李逸对国官、府佐的疑问,他耐心解释。

国官视品二字,其实就说明许多问题了。

李逸哪怕身为郡王,所谓开国置国官,也都只是象征意义的,不分封裂土,又哪可能有真的开国,国官更只是名字好听。

亲王们有国令,其余爵的改称家令。

李逸主要的国官就是家令、大农、尉,听着很高大上,但分别是视从七品下,从八品下,正九品下。

“跟下县的县令县丞县尉一样?”

“不,是视品,视流内品,如勋官十二转。”杜如晦道。

这么一说,李逸明白了,上柱国,就是视正二品,并不是真的正二品官。如果只有上柱国勋,没有武职,那么去兵部铨选实职,也只能授六品实职。

大概就相当于享受部份二品官的荣誉,但实际只相当于六品官身。

从七品下的武安王国家令,听着跟下县的县令一样品级,但这只是视品,跟真正的从七品下相差很大。

“这个国官由我自己征辟请署?”

“嗯,你自己征辟,然后上奏朝廷。”

这国官就是李逸的私人属下,自己征辟,朝廷也不会给俸禄,开支都得李逸出。

他的完整国官班子,大约是能置视流内二十余人,视流外二十余人。

什么学官长食官长厩牧长庙长典府长,还各有丞,加上典卫、舍人、录事、府、史人不少。

不过如今朝廷那些有爵位的,也没有几人真正弄这么多国官的,随便表署几个就算了。

而府佐,也就是开府,又有一套府官。

如秦王府齐王府的府官就配备很齐全,品级也较高,如亲王府的傅,那是从三品,长史、司马是从四品,咨议参军是正五,友是从五品,掾、属、主簿是正六、从六,诸曹参军是正七,祭酒是从七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