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曾经丰乡侯府,从祖母郭老夫人到父亲兄长,都瞧不上李逸,谁能想到如今李逸却已经到如今地位了。

“哎,十娘还得守孝两年,”虞幼娘有点叹气。

“我给姐夫去封信,他要是想回来我给他安排。”李逸转移话题,萧十三能文允武,本事其实挺强,可在河西杨恭仁那里,并没有得到多少机会,到现在也还是个七品的录事参军。

反观这些年一直跟着李逸的这些人,如刘黑子,那都已经是骠骑将军,罗大富、罗五等也成了车骑将军。

李逸的师兄魏征,刚被朝廷授为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右丞,天策府记室,又被秦王授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实职四品,还身兼数职。

李逸舅舅张河家的张皓表兄,跟着李逸平山南征河南河北,现在都是六品职官了。

有时,干的好,真不如跟的人好。

当初跟着李逸征河东的四位宗室郡王,现在不是总管就是刺史,还是实职非遥领的那种。

在乡下的日子,其实也很难清静。

都说穷在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这话确实没错,李逸现在何止是富,而是贵重无比。

堂堂武安郡王、司空兼侍中,万年道参旗将军、太子少詹事兼左卫率、洺州大总管、上柱国、右卫大将军······

李逸庶出长子,都是堂堂荣国公,庶出次子,都已经是浅水县开国子爵。

他呆在乡下,

那都仿佛是皓月当空,太明晃晃了。

天天都有人来拜访,都是带着各式礼物来。

对他们,李逸让自己新任命的国官们帮他挡着,贵重的礼物一律不收,若是些土特产什么的,就收一点,再回一份李家特产。

李家的特产现在挺多的,不仅有腐竹这样的豆制品,也有柿子烧、梨子烧,香皂、竹纸、布,还有桂球水晶大米、滈河滩荸荠、莲菜等。

当然也少不得李家的火腿、香肠、腊肉、熏鸡板鸭、咸鸭蛋这些。

一般来该的客人,李逸是不见的,不是架子大,而是真要见,那根本见不完。

他宁愿在乡亲们家里转转,田间地头聊聊天,各家胡基院子或是靠山窑的院里吃点家常便饭唠唠嗑。

晚上李存孝就约了李逸吃饭。

知晓李逸也没什么空,四羌将就一起弄了顿饭。

这四个当初从陇右赤排羌部落走出来的羌人,现在也已经成了朝廷里的羌人将军,一个个都是四品的中郎将了。

暂时还在河北驻扎,跟李逸一样在长安呆不了多久,还要回河北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