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十万石
定州城北,
李逸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唐河码头,
三月的唐河犹如一条碧玉带,碧波荡漾,蜿蜒曲折,如一条蛟龙,奔向白洋淀。
定州八景之一的唐水秋风,就是在秋季唐河两岸粮田丰收时的美丽景象。
发行太行恒山的唐河,流经定州,是定州的母亲河,不仅灌溉了两岸无数粮田,也还承担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
“来了,来了。”
霍玉笑指唐河上,
一支浩荡的运粮船队乘风而来,定州段的唐河水面还是比较宽阔的,水流也相对平缓,十分适合航运,几百石上千石的船都能跑。
“现在总该踏实了吧?”霍玉满面春色。
船队停靠码头,
李逸的卫队早已把码头清场。
当第一条粮船靠岸,李逸直接跳上船头,亲自到舱中检查粮食。
一舱的小麦,散装的。
并不是袋装。
霍玉解释了几句,从江淮采购的粮食起运,一路虽水陆交替,但运输时都是散装运输,这样更加方便。
就算是陆路转动时的马车牛车,那车厢也都是经过改装的,一般一车就是十石粮,装满一车厢刚好十石,这样转运时也不需要再称量核查。
而河上行船,一船运粮三百石,同样散装。
李逸不辞辛苦,连续检查了十来条船舱里的粮食,都是去年的粮,保存的也很好,不是陈粮霉粮。
一船三百石,
三百多船,就把这十万石粮运来了。
“本来这批粮计划是运到洺州,我们就在运河洹水码头,转陆运到邺城,然后经漳河到洺州。
结果半路收到你消息粮食改送到定州,我们这又沿漳河一路到赵州,再陆路马车转运到滹沱河。”
“为了早点把粮送来,我们还绕了个圈,顺滹沱河先到了深州饶阳,然后再陆路转到瀛州博野,再入唐河,水运送到定州城来。”
“下次若再要运粮到定州,倒是可以考虑直接顺运河至幽州南,再溯大清河而上至定州,就能全程水路,虽多绕了许多路,可比起几次水陆转运还要快的多。”
李逸抓起一把又一把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