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边将嘛,总想着建功立业,只看到自己眼皮底下那一块,哪管朝廷的一盘棋,武安王又年轻,胆子自然更大了。”

“无法无天!”李建成冷哼,“立即派人快马加鞭见李逸,让他立马撤兵回关内,

他是行营长史没错,可孤这个太子,更还是行营元帅。

我既然来了太原,那现在起,代北所有兵马皆归孤节度,所有行动,都得听孤指挥!”

“真当颉利撤兵,是他李逸的功劳?若不是朝廷与突厥达成和议,他那般鲁莽的擅自进军至雁门,

那就是给找死,

是朝廷和议,救了他李逸和他的几万河北军,否则他的轻敌冒进,已经跟李大恩一个下场了。”

“现在还敢擅自出雁门关,真是狂妄!”

燕郡王李艺坐在那捋着虬髯,“只怕太子令也召不回李逸,要不殿下亲自往雁门走一趟,当面解除李逸军职,剥夺他兵权?”

李建成没接话,

能从长春宫一路赶来太原,那也是因为已经议和,颉利的突厥军也全都撤到了雁门关外,他这才来巡视前线,顺便向大家宣示,他是河东行营元帅,

这场大战,河东顶住了颉利可汗的大举进攻,守住了雁门,首功自然是他的。

刘世让、李高迁、张纶守住了雁门、楼烦和忻州,李逸数败高开道和突厥,李道玄、王君廓袭扰敌人后方云州,

这些功劳,当然也得归功于他这个元帅。

但现在李逸他们胆大妄为,又启边衅,前线局势随时会恶化,让他这个时候去雁门,甚至还有可能要出关去找李逸,

这是他所不愿意的。

李建成倒不是懦弱怕死,

而是他一想到颉利可汗控弦数十万骑,随时能杀过来,他就生出无力感,根本不敢出关。

他可是太子,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怎么能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呢。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先派人传令给李逸,召他率兵退回关内。”

“至于朔州马邑城,那个高满政既然已经反正了,就让他率部一起撤回雁门关外,马邑城,还给苑君璋。”

“刚达成的唐突和议,岂能转眼就背信弃义?”

说这话的时候,李建成倒是完全忘记了他当初在鄜州,是如何对投降的稽胡背信弃义,诱杀他们的。

···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