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孩子们都吸溜着鼻子,似乎把这香气吸进肚里,也能填肚子。

胖婶身边,还有几个妇人,都是来帮忙的义工,是镇子上的居民。

李恩义打到了一碗小米南瓜粥两个玉米窝头,还有一碗蛋汤,汤上漂浮的油、蛋,让他肚子叫的更响了。

“谢谢。”

李恩义对着胖婶她们大声感谢道。

胖婶手上动作不停,笑着道:“谢我们做啥,要感谢的是圣天子一统天下结束战乱,感谢李司徒建立这无极普济院,收养了你们这群孤儿,还要感谢那些捐钱捐粮的好心人,以及来这里帮忙的义工们。”

“快去吃吧,一会得上早课了。”

李恩义点头,来到餐桌前,他们一班十人,围着一张长方桌,没有凳子,就站着吃。

大家都没说话,狼吞虎咽着。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正是最能吃的时候,普济院给孩子的口粮定量并不算少,每月支粮三斗。

一天有一升的主粮定量,再搭配一些杂粮。

小米粥很稠,插上筷子肯定不倒,上面还结了一层米油,窝窝头是用玉米和豆子磨粉做成的,比较粗糙,吃起来有点噎,正好喝口蛋汤。

这窝头比较管饱。

李恩义吃的很快,没有半点浪费。

很快,粥碗汤碗就都干干净净了。

胖婶的声音响起,

“今天还有煮红薯啊,要吃的过来拿,每人一个。”

李恩义露出笑容,没想到今天还有额外的加餐。

红薯很好吃,很甜,甚至蒸出来了。

他来到胖婶面前,接过了一个红薯,是个白薯,比较粉糯,没紫薯那么甜,但吃了感觉更管饱。

“谢谢。”

回到餐桌前,一口口吃着,皮也没有浪费掉。

吃完,

去洗碗筷,摆放好,漱口后带着一班伙伴便去了教室。

这所普济孤儿院,收养的都是五到九岁的孩子,更小的在育婴堂收养,再大的,则就送到作坊去做学徒了。

在这里,孤儿也是半工半读。

上午会上文化课,识字、算数、写字,下午则做些简单的手工活。

李恩义就是关中人,但父亲死于战乱母亲死于饥荒,他成了孤儿,那时才五岁,流浪、乞讨,甚至是偷盗。

只为了能活下去,懵懵懂懂,浑浑噩噩,可好在坚强的活了下来。

三年前,他乞讨到了御宿乡,饿晕在无极堡前,从此命运改变,被李家办的普济孤儿院收养,

有饭吃,有衣穿,

还能坐在教室里听先生教课,虽然这里条件简陋,不如无极书院,可他很满足。

他想快快长大,好报效李家。

回忆起那段流浪的日子,被狗咬被鹅追,差点被人牙子拐卖,饿急了吃草根树皮结果拉不出来,只能拿树枝去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