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价格可以定低一些。
毕竟这库修成,只要维护得当,可以运很多年的。”
“修这样一座水库,一年半载的修不成吧,而且耗费的钱粮也不是小数,借债要利息,你的这个收水费的方式,短时间里也收不到多少,那你这借债修水库,只怕还钱跟不上。“皇帝道。
“臣在高河畔和神禾塬上,都有不少土地,因此打算多认领些债券,我也不急著兑换,另外如御宿集会等,也会认购债券,並捐助一些钱粮。“
“总之,石砭峪水库若能修成,这是造福当代和后世子世的好事,这十里八乡百姓,人人都能得利的。
有钱的出些钱嘛。“
李逸不要求有力的出力,因为普通百姓的农閒时间,也得去赚钱,手停口停,若让他们免费做工,这会让很多百姓难以承受的。
而富人大户,不管是认购些债券,还是捐助一些钱粮,都並不会影响太大,甚至水库修成,他们能享受到的好处也是见的到的。
李逸提出的是如桥会、路会这样的民间组织,到时他牵头搞一个石砭峪水库的水会,水会发行债券,筹集钱粮,然后请工匠规划设计,再招募工匠、民夫来修建水库、水渠等,等修成以后,用水库的水,得收钱。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事,如高河这里,便有不少水渠,都是在高河筑堰引水,灌溉田地。
这种堰坝和水渠,一般也都是几个村甚至十几个村一起修的,出工出力,用水也是要交钱的。
还会派专人管理。
但以往旱季时,河里没水,你有堰堤也没用。
百姓也只能是挖井取水。
虽说滴河这一带地下水较浅,可打井的钱,以及取水的人力耗费等,肯定是不如,上游有个水库放水灌溉的。
若是让官府来修建这样的水利设施,一般是官府拨些款,然后再向富人劝捐一些,甚至普通百姓也得掏一些,最后修建时,肯定是徵发百姓无偿做工的。
因此传统的这种方式,容易引得百姓不满。
特別是如今,大乱之后,百姓家都没余粮,谁有空天天自带口粮来修水库,一家人不要吃不要喝吗。
“你確定这事能做成?可別最后劳民伤財,弄的百姓怨声载道啊?”李世民郑重提醒他。
“陛下放心吧,这是个惠民工程,还能吸引万年县无数穷苦百姓,在这个冬天能有份工作赚取钱粮呢,相当於以工代賑了。
到工地上做活,一日三餐管饱,还会有不错的工钱,绝对比他们自己进山砍树、烧炭等强。
每年冬天,都会有无数穷人跑进终南山,能做的活也无非就是砍柴烧炭,伐木背板等等体力活。
辛苦,但赚的並不多。
还有许多人,在寒冬里都找不到什么活计可做,只能忍飢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