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现在这治书侍御史,却是正五品上,是御史台的次官。

原本的名字是御史中丞,隋朝时避讳忠而改为治书侍御史。

在御史台职权很重,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

历史上中唐以后,御史大夫不常拜,御史中丞为实际御史台主官,多加衔入中书门下拜相,品级也升为四品。

马周年纪轻轻,已经成为御史台的佐贰,不得不说,除了个人的才能本事之外,关键还在于遇到伯乐。

他初遇李逸时,还只是博州助教,李逸征为幕僚。历练数年,名达秦王。

曾经的寒门落魄士子,

现在成了多少长安士人的楷模,多数人羡慕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更感叹他遇到了好伯乐,慧眼识君,大力提携。

堂后吏送来一份公文。

是裴寂家献出的一千顷地和一万石粮。

请示这些田、粮如何使用,尤其是那一千顷地。

这是当初太上皇攻入长安后,封赏功臣,裴寂功论第一,直接赏赐了十万亩良田和一座大宅。

这十万亩地,分布在河东、关中,都是良田沃土。

如今裴寂献出,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表态。

“裴寂也是老糊涂了,本来都已经致仕退休了,那就安享晚年,却非还要掺和是非之中,

又是上书反对朝廷限田、义仓粮等新政,又是还要暗里勾结妖人与太极宫私通,

敬酒不吃吃罚酒,

现在不得不割肉,断臂求生了,一千顷田地呢。”马周感叹着道。

李逸看着那份文件,

“可不止十万亩地呢,裴寂这一流放,他家原来隐匿的那些田地,可就都要清量出来了,

甚至是侵占的一些官私田,也得退还。

更别说,原来许多人把土地寄名他名下,以逃避赋税。现如今,肯定也要脱离裴家。”

“还有原先许多商贾攀附裴寂权势,依附于他,如今肯定也会脱离。”

就好比长安有名的粟特胡商康婆,就是在裴寂成为大唐开国宰相后,主动依附,成了裴寂的国官大农。

康婆的生意,摇身一变就成了裴府的生意,依附于裴寂权势,康婆只要把利润部份上贡给裴家,这买卖就能无人敢动。

这样的情况很多,都是官与商的勾结。

当裴寂倒下,那群依附他的商人,自然就会脱离,另寻靠山。

事实上,康婆现在就已经透过关系,主动向李逸寻求依附了。只要李逸同意,那康婆的生意就依附于李逸名下,

李逸只要罩着康婆,则每年都能获得大量的进贡。

也就是相当于在他生意里占干股了。

只不过,李逸早听闻康婆这人依附于裴寂,在商界很霸道,李逸对他不喜,直接拒绝了。

马周压低声音,有几分好奇的问道:“裴寂,能抵达静州吗?”

李逸点头,“嗯。”

“哦。”马周点头。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