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此戒源於佛陀时代的原始教规,禁止僧眾蓄积八类物品,蓄积八不净物易引发贪执之心,违背少欲知足的修行原则。

“梵行即净行也,佛陀禁僧眾置买田宅、贮聚谷粟、蓄养奴婢、蓄养群畜,藏积金银钱宝,蓄积八不净物,皆为不净。”

“慧隱大师,我所言非虚吧?”

慧隱点头。

李逸说的这些那都是诸多佛经上有的.

只不过这些戒律,早就已经没有多少寺院僧侣们遵守了。

各寺都是大量占有田地,僱佣佃户甚至是蓄养奴僕,另外原本用布施来的钱粮,灾荒时救济百姓,不收利息,甚至都不强求將来归还本钱。

可是现在呢,香积厨、长生库,都成了借三宝之名放贷收息营利。

不少寺庙僧侣甚至藉此放高利贷。

这些都是违背佛陀原始戒律的。

眾僧答不上来。

若是一般人,他们还能辩一辩,可这位是李司徒啊,谁敢跟他狡辩。

李逸笑了笑,让人取来一部书。

“这是长安大庄严寺的保恭大德,所制订的《佛门清规》,十大德全部参与订製,另外京师诸寺三纲,以及陛下新赐封的一百多位大德,亦全部参与並赞成。”

本来中国佛教从东晋道安首创僧尼规范三例以后,即隨时有在戒律之外別立禁约之举,如支遁立眾僧集仪度,慧远立法社节度,乃至梁武帝造光宅寺於金陵,命法云为寺主,创立僧制,用为后范,皆是其例。

如今寺院的组织,就是三纲制,上座、寺主、维那为三纲。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既名佛门清规,则这就是为如今佛门所制订的教规。

內容总共九卷,从寺院管理组织,到管理戒律,都重新制订。

虽然是以保恭大德为主撰,其余九大德,还有一百余位新封大德共同署名,但这套清规其实是出自李逸之手。

李逸则是把后来禪宗的百丈清规借用。

清规注重戒律。

百姓要守法律,僧则要守戒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