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李逸听着李存礼的禀报,喝着萝卜汤。

一个上等县当有万户以上,课丁当也有万丁,光是租调,一年当有两万石粟五千匹绢和五千屯绵。

三座水碾,五座油坊,一年居然能赚这幺多。

可见这粮油加工作坊的暴利,其中一座水碾还是破洛阳后,李世民赏赐给寺里的。

但水碾一般都会影响灌溉,特别是干旱之时,常与百姓争水。

一万七千亩粮田,三千亩药田,粮田亩收六斗租,用寺里的牛还要加一斗,光是这个粮田的地租,一年就有一万两千石麦粟,三千亩药田也还有不少租子。

这还仅是明面上的正租,而管理庄田的庄田司和尚们,通过租押、租酒租礼,大斗小斗,借牛借种子等等,还要从佃户身上再扒下来几层皮。

这一万七千亩粮田,三千亩药田,他们一年得抽走差不多两万石粮,可知佃户能一年忙碌到头,最后根本剩下不了多少。

青黄不接之时,就又要借粮度饥。

甚至耕种之时,还得再借种子。

寺里不仅收租、放贷,还搞粮油加工、售卖,还加工药材,开药店。

「这寺里跌打损伤的药很有名,洛阳、郑州、荥阳等许多地他们都开了药铺,甚至都开到长安去了。」

这里的两万亩地,却仅占到少林寺所有寺田的一成,他们在河南还有大量田地,甚至山南、淮南、河北都还有地,总共有二十余万亩。

「昙满交待,寺有质库,岁入钱万贯。」

质库,就是寺里的当铺。

寺里不仅放贷收高利,也做典当抵押生意。

百姓拿地契、首饰、衣被等来抵押借钱,还不上来就成死当,他们卖了抵押物。

这种典当,都是短期、小额,可利润却极高。百姓拿来抵当的东西,一般定价极低,因此就算到期不赎,他们转手卖掉,也绝不会亏,反而能赚很多。

这种质库典当,比起一般的放贷,因为有抵押物所以更安全可靠。

「质库年万贯,这可真赚不少啊。」

少林的质库,跟他们的药店一样,也是在洛阳、开封、郑州、荥阳等地都开了分号。

香积厨放贷、长生库典当,少林寺把金融玩的十分娴熟,一年获利两三万贯。

这收入,李逸听了都是眼红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