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当年杨广修洛阳宫,这宫殿里用的很多巨木,可都是从巴蜀、江西等地砍伐、运来的,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的。

「当年隋炀帝下诏迁都洛阳,皇宫紫微城最先建造,将作大匠宇恺设计,卫尉卿刘权、秘书丞韦万顷监筑,布下兵夫七十万人筑造城墙,六十日便筑城,宫城内诸殿基、墙院,又役十余万人,仅土工监便常设八十万人,而木工、瓦工、金工、石工再役十余万人,这座占地八千亩的紫微宫,总用工一百七十万。

据说秦朝阿房宫所役人数不过七十万左右,整整多出百万。」

李世民感叹无比。

紫微宫三大殿,干阳殿、大业殿、徽猷殿,其中干阳殿如长安的太极殿,是最重要的大殿,其地基高九尺,用的殿柱更是直径九尺,全部来自江南西豫章,每根巨木两千人协作拖拽,配上铁轮拖拽运输,每拖数里,就要更换铁轮,每根巨木还得配上数百人别赍铁毂以随之。

一天也不过拖三二十里。

大业二年冬至,万国朝贺,杨广就是在干阳殿接受朝贺,还作了首冬至干阳殿受朝诗,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

李世民一路来到干阳殿前,看着那保存完好,修缮一新的巍巍巨殿,不由感叹。

「若不是无逸,此大殿已被拆毁了。」

殿基高九尺,大殿总高,更是高达二百七十尺,十三间二十九架,有近四十丈宽,进深十八丈。

那些巨柱,如同一位位天兵天将一样嘉立守卫着,每根达二十四围,倚井重莲,仰之者眩曜。

南轩垂以失丝网络,下不至地七尺,以防飞鸟。四周周以轩廓,坐宿卫兵。

殿廷左右各有大井,井面阔二十尺。

庭东南、西南各有重楼一,悬一大铜钟,悬鼓刻漏心则在楼下,随刻漏则鸣钟鼓。

李世民看着这些保存完好的宫殿,看着只有有些褪色的色彩,不由感叹当年隋之国力强盛,长安城是文帝新建,这洛阳城是炀帝营建,父子俩,一人建了一座京都,都是那幺的巍峨宏伟。

大唐立国六年了,如今的国力,别说建起一座京都,就是把洛阳城全面修一遍都做不到。

他这个即位半年的天子,还得逐粮洛阳。

走进干阳大殿内,李世民似乎感受到当年万国朝贺大隋的那种宏伟、盛大。

长呼一口气,李世民不得不承认,当年的开皇盛世,确实让人怀念。

就是大业之初,也是强盛无比。

差距太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这个天子还不能松懈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