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的多,便早熟些。」
机会给了,但还得看他们能不能自己抓住。
两少年在午后的阳光下散步,一边满足的拍着肚皮,一边在念三字经,李恩泽教一句,张兵学一句。
安元寿牢记父亲教导过的话,多听多看少说话。
李逸的年纪比他也就大那幺几岁,都还没大十岁,但李逸的功绩成就,他父亲说就是他们兄弟俩加起来也拍马不及的,
因此让安元寿一定要以如师长般尊敬,如果借着这机会,能和李逸拉近些关系,能让他受益无穷。
李逸在柏谷坞的种种行为,安元寿这个年轻贵族很不解,但他还是牢记父亲的话。
夜里,
寒风呜咽,
李逸在给御宿乡的罗三写信,信中写了柏坞谷的情况,他让罗三安排些人过来这边,明年教他们种红薯玉米。
还要在这边建养猪场,带动村民合作养猪,同时这边的药材也可以收购加工,
还可以在茶仙谷那边种茶、建茶庄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李家派人过来这边帮扶,也是要走向良性循环,让村民们在有了田地后,不仅是要能够温饱,还希望他们能够自足和富裕。
李家也不白帮,虽然不买田,但可以搞茶园药园,搞合作养猪养牛等,合作互利,也一样是很有前景的。
不一定要杀鸡取卵。
李家在御宿乡的模式就很成功,完全可以复制到这边来。
写完信,
天色还早,李逸便坐在火炉前,亲自教了李恩泽和张兵两少年一点功课。
寒夜里,外面很安静,
「大兵你以后想做什幺?」
「我想当一名府兵。」大头少年还是记得父亲给他取名的意义,府兵很尊贵,见了寺里和尚都不用低头。
「行,那你就得好好习练武艺,明天开始,我会让家将教你练武,从基本功扎马步开始,
习武是很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