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开创武侠大时代,现在骂的人当年不也抢着买票?」
成名之后,方冬升的一些往事也被人扒了出来。
高中毕业、农村出身,经常被小黑子们叫「泥腿子」。
粉丝的反击很快形成声势,连《京华时报》娱乐版都转载了粉丝整理的「张毅谋国际获奖时间线」。
顺带晒出一张片场路透照。
照片里的张毅谋穿着藏蓝色冲锋衣,裤脚沾着泥点。
他正蹲在丽江束河古镇的石板路上,对着监视器喊话。
背景里高仓健穿着深色和服站在古戏台前,地上还摆着好几顶安顺地戏的木质面具。
配文特意标注:
「拍摄《千里单骑》期间,张导每日工作14时。
该聚焦中父子情,与武侠完全不同的创作维度。」
这张照片刚传开,张毅谋的好兄弟《十面埋伏》的制片人张伟品的采访就登上了《南娱乐周刊》。
面对「双导缺席是否可惜」的提问。
这属人跷着二郎腿往沙发上一靠,话里带刺:
「有些人拿了所谓的几个奖就忘了自己是谁。
甚至花钱买通港媒踩前辈擡自己,这叫什幺?这叫没规矩!」
他指尖敲着茶几加重语气:
「毅谋在坎城、柏林、威尼斯拿奖的时候,某些导演估计还没出道呢。
现在倒好,借着奖项炒作文艺咖」的人设,连前辈都不放在眼里了?」
当他被追问是否指方冬升「买通媒体」
张伟品还有点脑子,没有直接承认。
但话锋一转扯到缺席金球奖件事儿的本身:
「金球奖是重要,但毅谋现在拍的电影是跟高仓健合作的人文电影。
这种创作状态可比走红毯金贵多了,不像有些人,去了又能怎幺样呢?好像可以拿奖一样。」
这番话被港媒断章取义,第二天就出现:
「张伟平炮轰方冬升:借奖炒作,不尊前辈」的标题。
把原本的导演缺席这件小事儿,搅成了两大导演阵营的舆论混战。
方冬升的支持者则反驳「拿资历压人算什幺本事」?
「张伟品此人,最早卖过盒饭,卖过房子,也卖过药,现在当起了卖片的。
这样的人你还指望他懂电影?」
「张伟品为什幺被人叫做张大嘴巴?我想只有起错的名字,但肯定没有叫错的外号——」
事实上,站在中立的位置,张伟品还蛮苦逼的。
从老谋子打算拍《千里走单骑》的那一刻,他就在想尽一切办法提升电影的曝光度。
虽说是文艺片,但张伟品也想看看已经连续拍了两部商业大片的老谋子。
能否凭藉个人的票房号召力,让《千里走单骑》的票房再上个台阶。
所以,他选择跟网友、媒体对线,争取让《千里走单骑》有更大的曝光。
至于为什幺蹭热度的对象选择方冬升?
废话,谁让他曝光高呢!
接下来的几天,老谋子的粉丝和方冬升的粉丝基本上形成了你来我往的骂战格局。
再加上张伟品时不时的下场。
果然,很快大家都知道了老谋子正在拍电影,名字叫《千里走单骑》。
甚至什幺时候杀青,预计大概什幺时候上映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期间,也有一些媒体保持冷静。
《电影艺术》在专栏里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