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州城南门,上午的暖阳亮得晃眼。
出城踏青的车马排着队,混着妇人的笑语、孩子的嬉闹,缓缓移动。
挑夫扛着两个大布包,跟在商队后面,时不时擦把汗。
商队的管事走在最前头,手里拿着路引,跟守城的兵卒笑着打招呼:“今天天好,出城的人真多啊。”
守城兵卒靠在城门柱上,手里把玩着腰牌,咧嘴笑:“可不是嘛,开春了,都想出去透透气。你们这趟还是去平阳关?”
“对,送批布过去。”管事拍了拍布包,“两天就能回来,到时候给你带包平阳关的枣干。”
“那感情好!”兵卒摆了摆手,“快走吧,别耽误了路程。”
上午的热闹一直持续到正午。
城门边的小吃摊前都围满了人,连城外的官道上,都能看见三三两两的踏青队伍。
放风筝的、采花的,一派太平景象。
可到了下午,风里多了点不一样的味道。
先是守城的兵卒们开始躁动,原本三三两两闲聊的,都被各自的旗官喊了过去。
一名总旗站在城门楼上,西边望了又望,皱着眉头喊:“都别愣着!各队集合,上城墙!”
有人愣了愣,拽住旁边的兵卒问:“周旗官这是咋了?好好的,上城墙干啥?”
“不知道啊。”那兵卒摇了摇头,“刚才周旗官往西边看,脸色就不对,说不定是有啥动静。”兵卒们不敢耽搁,扛着长枪,快步往城墙上跑。
城门边的人也察觉到不对。
老汉停下吆喝,抬头往西边望:“咋回事啊?都上城墙了。”
听见这话,很多人也跟着往西边看。
这一看,所有人都静了。
西边的天际,远处的山峦上,几道黑烟直直地往上冒,在蓝天下格外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