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粮饷折色”这四个字,在他脑海里翻腾着波澜。

这政策他太熟悉了。

前世读过的史书,看过的那些历史剧,有太多类似的情节。

这个政策的初衷无不是想通过货币化手段简化税制、提高效率。

可最终呢?

在封建社会的体制下,这些政策不管初衷如何,都会在实际推行中慢慢变味。

就像《雍正王朝》里演的那样,年羹尧在西北的军需采办,表面上是朝廷拨款,实则层层盘剥,养肥了多少中间蛀虫?他们就是靠着信息差和权钱交易,在政策的缝隙中吸血自肥。

就连人们最熟悉的和珅,最初不也是靠着在军需采买、税银流转中上下其手,才积累了惊人的财富吗?

如今大乾朝推行的折色新政,简直就是蛀虫的温床。

钱大富不过是个开始。

林川几乎可以预见,随着折色政策在边疆全面推行,会有更多精于算计的人嗅到商机。

他们会利用折价核定、银钱周转、粮米采买每一个环节的模糊地带,迅速崛起成为新的金融掮客。这些人不会像传统粮商那样老老实实做生意,而是会玩弄银钱、票据、甚至期货的概念,通过囤积居奇、操纵市场来牟取暴利。

而当这些新兴的金融掮客崛起,他们必然也会与权贵勾结。

世子赵景渊这次失败了,但会有更多权贵看到这条生财之道。

到时候,军队的命脉就会被这些蛀虫把持,银饷发放不及时,粮草质量参差不齐,再精锐的部队也会被拖垮。

林川的目光渐渐锐利起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