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是!”

王安点头,从账册中抽出一页红笔标注的清单。

“下官核对了近三年的收支记录,发现短缺不是一时造成的。程近知在位时,每年都以各种借口挪用粮食,实则大多被他的亲信倒卖,或是私下分给了家丁部曲,账面上全是虚填的入库记录。”

他顿了顿,补充道:“仓里还有不少陈粮。去年的粟米和糜子有两百多石,因仓储潮湿发霉变质,已经不能食用;还有部分小麦被虫蛀,筛除后能食用的不足三成。下官已让人将变质粮食单独堆放,做了标记。”

林川翻看着账册上的记录,困惑道:“咱们这里地处西北,稻谷也好种?”

王安闻言,连忙躬身解释:“将军有所不知,灵州虽在西北,却占了黄河的便利。往年老城主在世的时候,修建了两道古渠,引黄河水灌溉两岸田地,开辟出不少水浇地。这些水浇地土质肥沃,能种稻麦,只是耗费人力颇多。春要修渠防淤,夏要护堤防涝,一亩稻田要比粟米多费三成工时,产量却只够糊口,所以百姓大多种粟米、糜黍,稻谷只种在最靠近渠口的上好地块,多是官田或乡绅的田地,收成后一部分上交官仓,一部分供自家食用。”

他顿了顿,补充道:“倒是粟米、糜黍耐旱,就算年成稍差,靠天雨也能收个六成,是城里百姓和驻军的主粮。只是程近知不管这些,年年按足额征收,连灾年都不肯减免,百姓本就艰难,他还挪用官仓存粮,如今仓里不仅缺粮,好粮还被糟蹋了大半。”

林川听了,叹口气道:“种好粮这么不容易,程近知还敢这么糟践……”

王安躬了躬身,没敢回应。

林川心里盘算起来:灵州有黄河天险,又有旧渠,只要组织人手疏浚渠道,再新开几条支渠,就能把两岸大片荒滩改造成水浇地。如今收了上千降兵,正好可以搞军垦,让留下的兵士半兵半农,闲时拓荒种地,战时拿起兵器守城,既解决了军粮短缺的问题,又能让兵士有活干、安下心,还能给灵州添些永久的基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