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林川都扎在灵州的大小事务里。
从粮仓清点到城防布防,从流民安置到商路规划,忙得脚不沾地,连喝口水的功夫都少。
直到第五天清晨,一个消息终于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
铁林谷的增援到了。
这批增援来得正是时候:五千套军械,将补充给即将抵达的驼城部和新组建的灵州卫;三百多名骨干人员,其中既有从铁林谷及三县封地抽调的老手,熟悉工坊运作、农田管理的门道;也有青州技院刚结业的学员,带着新学的技艺与冲劲。
他们一到,便按林川的吩咐分流各处。
懂农的去负责规划牧场、改良耕作、垦荒事宜;懂工的去搭建工坊、修缮旧渠;懂城防的负责加固城墙、布设哨卡。
随着这批人的到来,灵州城的运转效率陡然提升。
这一切的底气,都源于在青州的那次人才试验。
当初青州大招贤,招了二十多个本地学子,打破传统官制的束缚,直接下放到三县封地担任农官、水官、工官。
他给这些年轻人远超同侪的待遇,以及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不必循规蹈矩,只要能改善民生、提升效率,便可放手去做。
没想到,这些心怀抱负的年轻人,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在铁林谷人事和财力的配合下,农官改良农具、推广新的耕作法,提高亩产;水官疏浚沟渠、修建蓄水池,解决了旱季灌溉难题;工官则仿制改良器械,让工坊产能提升。
这般成效,远比那些墨守成规的老官僚靠谱得多。
倒像是后世私企的活力,碾压了僵化的官僚主义。
后来,青州大招贤又接连办了两次,招募人才上百人。
同样的招贤陌生,又推广到了西梁城、介休城。
用有冲劲、懂新学的年轻人,逐步取代旧有的官僚体系,再将铁林谷成熟的经验、技术渗透进去,让这些地方完成从内到外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