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李宪又一次来到吴记川饭。
待李二郎将卤味拼盘装入食盒,他却未提盒即走,反而于店堂里落座,吩咐道:「取贵店食单一观。」
李二郎奉上食单。
李宪接过细看,指着其中一样问道:「这千丝豆腐是个甚菜?」
「是一道羹汤。」
羹汤好啊,吃起来不费时,就要它了!
「来一份。」
「好嘞!」
李二郎道一声「中使稍待」,转身回后厨传菜。
厨房里,吴铭闻言觉得好笑,心想官家吃不着的东西,倒被你先吃上了。
这事搁在宋代不算稀奇,东京甚至有专做内侍生意的食肆,所谓「卖贵细下酒、迎接中贵饮食。」
宋代为了防止汉、唐宦官之祸的重演,定制了一套比较严格的宦官制度,用以限制宦官的权力。
其中一项措施便是单独设立宦官官阶,官高者补外。
唐代宦官官阶有高至金紫光禄大夫者,而宋代宦官的官阶体系独立于文武官职之外,且最高官阶仅相当于武阶官的大使臣(正八品),若再升迁,则归吏部,注授宫外差遣。
目的在于不用资深年长的宦官在内廷供职,以防止宦官专权。
这一制度在北宋末年被宋徽宗破坏,南宋时复又严格遵守。
因此,当内侍干到一定的品阶,就必须出宫任职,且多为临时性差遣。
吴铭回去仔细查阅过相关资料,知道赵祯现在最信任的张茂则张供奉,近一两年便要出宫外任。
而眼下年仅十五岁的李宪,更是宦官中少有的将才,将在神宗朝随王韶开边,镇守熙河。
这些出宫任职的内侍,坊间称之为「中贵」,平时在宫里颇多孝敬,却无甚花销,一个比一个有钱。
圣人云:食色,性也。
这些中贵在后一方面有所缺失,因此在饮食上绝不会亏待自己,出手之阔绰,即便是文人士大夫亦远远不及。
「小谢,李中使要的千丝豆腐,你来做。」
「好!」
有替亲哥做菜的成功经验,谢清欢信心十足。
吴铭看着清水中盛放的千缕银丝,忍不住想:官家可怜哟!身为本店最尊贵的SVIP会员,老赵不会是全东京最后一个品尝千丝豆腐的人吧?
不过,当今的官家虽然吃不着,未来的官家却有望大饱口福。
话说前日宗室宴罢,赵宗实回到府上,正值家宴。
宫宴之上,赵宗实非但没有尽兴,更因自己身份特殊,席间谨小慎微,甚至不曾填饱肚腹。
遂添置一副碗箸,与妻儿共进晚膳,吃几口自在饭。
目光扫过桌案,最终落在那盘酱色油亮的菜肴上。
「这是……」
「卤味拼盘。」高滔滔夹起一颗香卤鹌鹑蛋放入夫君碗中,「我特意为你留了些,尝尝。」
一尝之下,赵宗实霎时双眸生光。
这卤汁之醇厚、香味之馥郁,远胜平生所尝,便连今日宴饮上的肴馔,亦不及此味香浓!
赵宗实既惊又喜:「府中铛头竟有此等绝技?为何不早点拿出来?」
高滔滔笑起来:「府里的铛头哪有这本事?这是我差人从吴记川饭捎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