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语通俗易懂,却往往直指本质,让寂灭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寂灭开始主动跟随天启。
他发现天启的知识渊博得可怕,仿佛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而且天启身上有一种奇特的亲和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信任、靠近。
渐渐地,寂灭放下了大部分戒心,将天启视为亦师亦友的存在。
他称天启为“师兄”。
“师兄,你说天地万物皆有‘理’,那这‘理’的尽头是什么?”
一次,两人坐在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巅,俯瞰着脚下云海翻腾,寂灭忍不住问道。
天启望着无垠的天地,目光显得有些悠远:
“尽头?或许是平衡,是循环,是……一种可持续的存在状态。”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就像这云升雨降,草木枯荣,看似变化,实则维系着某种更大的稳定。破坏这种稳定,或许能获得一时的强大,但最终会引向毁灭。”
“毁灭?”
寂灭皱眉,“力量不就是用来掌控、用来超越的吗?若按部就班,何时才能达到极致?”
天启看向他,眼神深邃:
“极致?寂灭,你渴望的极致,是什么?”
寂灭眼中闪过一抹炽热:
“自然是超越这天地束缚,成就无上永恒!让众生俯首,让万法臣服!”
天启沉默了片刻,轻轻叹了口气:
“那或许……并非真正的极致。力量若失去约束,就如同决堤的洪水,吞噬万物,也包括自身。”
寂灭有些不以为然,但并未反驳。
他觉得天启师兄什么都好,就是有时过于“保守”了。
这段结伴而行的岁月,是寂灭记忆中最充实、最快乐的时光。
他的修为在天启的指点下突飞猛进,对天地法则的理解也日益深刻。
他甚至开始尝试将自己原本阴寒凶戾的功法,与天启所讲的“自然之理”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子。
他给自己这一脉取名为“寂灭道”,寓意万物终归于寂,而寂灭之中,亦蕴含新生之机。
此时,“魔修”的概念尚未出现,他的道法虽偏阴寒,却仍被视为修行百艺中的一种。
天启也对寂灭的天赋颇为欣赏。
这个年轻人虽然性子有些偏激,对力量极度渴望,但悟性极高,敢于创新。
天启将他视为在这个位面推行“秩序”、对抗未来那场推演中“吞噬性危机”的重要助力。
他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寂灭,希望他能将才华用在维护天地平衡上。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那次探索一座坠落在无尽海深处的远古遗迹时。
遗迹深处,他们并非找到了什么惊天法宝,而是发现了一枚被重重禁制封印的、不断散发着微弱吸力的奇特“道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