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从粮食数量上来讲,距离三亿斤的目标,还差五千万斤。
不过,还有贺州,所以,李辰也不急。
但,这只是粮食的数量而已。
事实上,金银珠宝,折合成银子,李辰已经刮到了八百多万两,他最重视的绸缎,也达到了惊人的六万匹,运送物资的大车甚至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
这也足见李辰刮得有多狠,甚至,所过之州,一片哀嚎,居然有不良人给李辰起了外号,“李大刮”,证明李辰下手确实够辣。
但他刮的只是贪腐分子还有囤积居奇的粮商罢了,至于老百姓,秋毫不犯,甚至每到一城,战士们都会拿着各种工具到大街上打扫卫生,将整个城市清洁一遍,打扫得里外焕新。
并且,李辰还不断地实地走访踏察,只要是贫困家庭,直接发粮救济。
尤其是,他所到之地,在拿着尚方宝剑的吴文夫的监督下,各地立马雷霆风行地取消了雇婢制,取缔雇婢坊,将所有红契硬变成白契,让所有不被当成人看的那些奴婢重新入了平民藉,签的也不再是卖身契,而是雇佣合同,也赢得了百姓的交口赞誉。
总之,这一路走下来,毁誉参半,但恨他的是那些所谓的乡绅粮商与贪腐官员,赞他的却全都是老百姓。
孰优孰劣、孰好孰坏,公道自在人心,李辰也不去管,自有各路地下工作者利用各种方式鼓动民间百姓去自发宣传!
不过,这一路上,李辰倒是从各州征集了一万府兵,既充当护卫兵力,也当做苦力使用,吭哧吭哧地将这些物资齐齐运到了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