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上每一个步骤都用炭笔标注得清晰明了,却让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问题比想像中的还要多。
艾莎整理出的铸币体系实在是太过粗糙。
至少在高德看来是如此。
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其中的人工操作占比实在太多。
比如坯料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溶解的金属溶液注入长条形凹槽模具,形成金属条,然后再将金属条放在带有标准间距刻度的铁砧上,用特制的剪钳剪下近似重量的金属块。
手工剪切坯料......这在高德眼里全是漏洞:
工人的力度稍有偏差,剪下的金属块重量就会出现误差,后续还得靠人工逐一称重调整,效率低下不说,还容易出现人为失误。
更关键的是,北境未来的铸币需求只会越来越大,靠手工剪切,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艾莎站在一旁,看着高德紧锁的眉头,心中有些不解。
因为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十分合理且正常的工艺流程一是北境的条件如此,这已经是北境现有条件下的最优解。
二是即使在外界,许多公国也大都是这样做的。
整个过程用到了模具与标准刻度,比许多公国纯靠手感剪切的工艺已经精细太多。
既符合北境「务实」的风格,也能应对初期的铸币需求。
但在高德看来,作为穿越者,若是能看得下去这种低效工艺才叫不像话。
不说全自动化,但在有超凡能力与岩钢大师的情况下,开发出一条半自动化铸币流水线还是不成问题的。
「艾莎,你看这里......」高德并没有所谓的优越感,当即拉着艾莎,提出自己的优化想法。
比如剪切,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带有精密卡尺和锋利切刀的链金机器。
金属条被送入后,每推进一个固定长度(即货币的厚度),切刀便自动落下,切下一个重量和尺寸高度统一的圆形金属坯料。
从一次剪一个,变为一次切一片,生产速度呈数量级提升。
另外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重量不一的问题,后续几乎无需再进行重量微调,省去了大量人工的负担。
而这样的链金机器,打造难度也不会太高,无非就是需要一个足够锋利的切刀,这同样可以是找岩钢大师帮忙。
打造一把锋利的超凡长刀他肯定不会答应,但只是一台机器中锋利的超凡切刀,却是有很多可以退让的空间的。
其它步骤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可优化的地方。
高德特地抽出一个上午的时间,结合自己对前世工厂流水线的认知与这个世界的超凡能力,将艾莎理出的铸币流程又详细优化了一遍。
从熔铸、剪切到初步抛光,每个步骤都标注了可替换的链金机器设计思路。
一套半自动化铸币流程的雏形渐渐清晰。
怎幺实现他的思路,就是艾莎要操心的事了。
把铸币的事处理完,算是完成了一件心头大事,高德顿觉轻松不少。
如果说当下的北境是一架高速奔驰的火车,那幺货币便是车轮,没有车轮,肯定跑不了太远。
没想到这份轻松还没持续多久,下午高德就迎来了第二件喜事新任畜牧办主任昆廷外出归来了。
他走的时候是一个人走的,回来的时候,却是多了一只蜥蜴。
正是冰蜥血菌产业园急需的种蜥,或者说雄性冰霜巨蜥。
这还不够。
「殿下,这次出去,除了找到种蜥,还意外发现了这株魔植,我觉得对您或许有用。」昆廷亲自来到市政厅,找到高德,尤为郑重地将一个冰晶盒递给了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