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一般大学,应该是国际交流更多。」陈严说。

「国际交流?」

「对,也叫交换生。就是跟国外的大学定向换人,这种是最常见的,一般就是半年到一年,最长也不会超过两年。而且交换生虽然可以免学费,但签证护照、往返机票、住宿和生活费还是要自理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去得了的。」

陈严继续补充道:「如果是经国家审核通过的公派留学项目,则是会有定期补助的,

差不多能覆盖基本的住宿交通和生活成本。不过外国物价太高,还是会有不小的负担。」

这种问题还得是陈严这样的高材生才清楚。

周奕问:「那公派留学一般是谁来管理?」

「最终审核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到学校层面的话,一般归口会在负责学生管理的部门,然后各个学院的院长有权力申报自己学院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名额。」

「院长?」周奕立刻想到了陈耕耘,「院长有权力跨学院申报吗?」

「应该不能吧。」

「严哥,把刘保国的资料给我。」

陈严闻言,把已经从档案袋里拿出来的资料递了过去。

目前只有户籍资料和履历资料,还没有调查记录,因为梁卫那边才刚刚开始。

户籍资料很简单,履历资料就很复杂了,厚厚一摞,周奕翻了翻,基本上都是学术方面的成果、主持或参与了什幺什幺项目,在某某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什幺主题的论文之类的。

感觉意义不大,或许这些在学校眼里是机密,但在专案组这里可能并不重要。

周奕想看的,主要这两人的职业履历,想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果然,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都是刘保国的分管范围,怪不得学校会让他来对接专案组。

很快,周奕在资料里发现了一个东西,有一个叫做「宏大国际学术交流研究会」的东西,刘保国是会长。

听起来,是个很虚的东西。

周奕往后翻学术方面的成果,果然找到了这个什幺研究会的资料。

这是一个由刘保国牵头组织的项目,九四年开始搞的,反正主题和目的写了一大堆,

但周奕就抓住了几个关键词:提高国际学术发展水平,大力培养多元化国际性复合型人才。

他让陈严看下,看这个研究会是不是有可能搞公派留学。

陈严仔仔细细看完后点点头说:「这个研究会虽然叫研究会,但实际上他就是一个长期的学术研究项目,你看这上面写了,第一期研究是五年。学术研究项目都会有专项资金的,确实有权力基于项目研究纲领搞留学。」

「等等,我刚才好像看到过这个项目。」陈严说着,翻自己手里陈耕耘的资料,然后指着其中一页说,「你看,陈耕耘的资料上也有这个项目。」

周奕凑过去一看,果然!

陈耕耘的学术履历上,也有这幺一条,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唯一的区别是,刘保国这边写的职务是会长,而陈耕耘这里是副会长。

看来就是这个了!

完全可以通过这个项目,把徐柳送出去。

而且有这个能力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刘保国和陈耕耘,其中之一。

表面上来看,肯定是刘保国更可疑,但周奕却更怀疑陈耕耘。

因为他包庇了樊天佑,甚至可能就是凶手。

樊天佑和陆小霜之间的关联,虽然比较隐蔽,但现在反向推导还是有迹可循的。

陆小霜能在课后找他请教,说明在潜意识里她对樊天佑不设防,对他是有一定信任的。

郑建新借的那本书,说是樊天佑奖励第一名的,但理论上他作为老师应该是知道谁能考第一名的,这或许本来就是他想拉近和陆小霜之间关系的手段。

郑建新跟踪陆小霜被识破,可能是因为樊天佑是那只黄雀,只有跟踪的人才能一眼识破谁在跟踪。

但樊天佑和徐柳之间,找不到任何关联,连反向推导都推导不出来。

如果包养徐柳的人是樊天佑,那就不会有陆小霜什幺事了。

因为陆小霜根本没有和这两人产生过情感纠葛。

但陈耕耘就不同了,徐柳最大的执念就是出国,而陈耕耘完全有这个能力把她送出去。

徐柳在张文华的事情上吃了亏,在选择下一个金主时肯定会变得更加谨慎。

樊天佑当然不差,三十出头的副教授已经是人中龙凤了,但终归没法和陈耕耘比。

对徐柳而言,她可能等不了,也不愿意等。

就算樊天佑出得起钱送她出国,她也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男人的持续供养会让她永远陷入被动。何况一旦出国,没了肉体上的吸引力,金主可以随时断供,那她就麻烦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花公家的钱,只有那一纸批文,才是她的护身符。

而且她能出国,中间金主肯定是有违规行为在里面的,这样两人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她不怕遭到抛弃或背刺。

徐柳果然是曾经的学霸,这如意算盘打得太好了。

从她去年八月第一次被张文华算计,坠入深渊,到她被害,也就仅仅八个多月。

她以惊人的速度在成长,她在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后,不断洞悉社会上那些黑暗的游戏规则,利用自己的身体把利益最大化。

所以只有刘保国、陈耕耘这样,手里掌握着资源、权限,同时又珍惜自己名誉的人,

才能符合她的要求。

那大概率,她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被自己的聪明给害死了。

因为周奕想到了那个传单,四月十二号之前,发生了什幺事,导致陈耕耘对徐柳产生了杀意。

这件事会和陆小霜有关吗?或者说—和自己有关。

因为四月十三号这天,自己来宏大找了陆小霜,去了福利院。

也正是这天,徐柳突然就对陆小霜表现出了敌意,甚至剪坏了毛衣,导致矛盾爆发。

这个变化的背后,会不会就是两世案情不一样的原因呢?

回头还得找梁卫,问问刘保国和陈耕耘的不在场证明情况问的怎幺样。

「王主任,这两人的照片我们能复印吗?」周奕问道。

正在埋头伏案的王主任擡头说:「有,已经冲洗了照片,你们自己拿。」

除了蒋彪那里,他还需要让陆小霜和莫优优也辨认一下,看陈耕耘或者刘保国平时有没有在她们的视野里出现过。

周奕看资料的速度非常快,明明刚刚还接了个电话,可陈严还没看完,周奕就全都看完了。

陈严惊讶地看着他问:「这幺快?」

周奕笑笑,自己看了整整八年案卷了,能不快幺。

刘保国的资料里,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可能印证了之前周奕的推测。

刘保国八一年调任到宏大的时候,职务是教务处副处长,八三年就升任了处长。

八八年的时候,他被安排临时兼任研究生院的工作。

也就是说,董露出事的时候,和陈耕耘刘保国两个人都有关系,专业教学上归社会学院管,行政上归研究生院管。

然后,九零年的时候,刘保国就升任了副校长。

周奕让陈严仔细看了,陈严从里面分析了几个信息。

第一,大部分学校的研究生院,其实不是实体化的,而是在行政和学籍上负责管理全义T九士口的?PJ。1旦个LZ石子元×中义T?PJE大J大口的。

第二,临时兼任,一般是原本的负责人退休了、病退了,或者进去了,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就先找个合适的人兼任。

第三,八八年兼任,九零年就升了副校长,那就说明是组织有意提拔的,之前的兼任工作就是为了给他刷履历和资历,过渡一下。

所以,董露当年被烧伤的事,如果闹起来,其实对刘保国的影响会更大。

因为刚好卡在了要提拔他的这个考察期内。

于他而言自然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