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薛宝钗眉间隆起,薛蟠心虚问道:「这有什幺不妥吗?」
「倒真不叫人省心。一门新营生,咱家半点不懂,你将旧人都赶了作甚?董掌柜,董掌柜都不是个秀才出身,他如何辩得出书的好坏?」
「再者,你让董掌柜自己去寻人手,丰字号的分号都没这幺安排过。往后这书肆是你开的,还是给董掌柜开的?」
薛宝钗的话好似连珠炮,打得薛蟠头发蒙。
「那,那依妹妹的意思,我该当如何?」
薛宝钗冷冷道:「将纸笔取来,我说给你听,你能记得住吗?」
薛蟠连连点头,忙让小厮去外面取纸笔,而后又颓然道:「妹妹,你都写下来,我也不识字啊?」
「呸,你身边还没有个识字的了?董掌柜识不识字?」
「是是是。」
待笔墨备齐,薛宝钗挽袖挥毫,就在茶案边,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就一份《书肆章程》。
其中条分缕析。
设掌柜二人,董掌柜管帐,另聘一位通晓文墨的副掌柜鉴书;旧伙计择优留用,以老带新;每月帐目须经三位帐房共同核对……
薛蟠看不懂,但是觉得非常厉害,在旁只顾鼓掌叫好。
「妹妹想得果然精细!」
薛宝钗只想啐他,这事她连想了几个昼夜,早就有了腹稿。
将事情交代下去,薛宝钗终于宽心,离去前又念起一事,回身叮嘱,「近日少去寻宝玉,他元宵在外吃了个亏,老太太,太太正心疼得紧,别让这把火烧到你身上。」
提起宝玉,薛蟠顿感不悦,「他的事与我有什幺相干,还不是他起了色心,去招惹那贼人。说来也是好笑,男女他都分辨不出。」
心中又念道:「不过他与我一样,男女好似也没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