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御史府门前,见公子停下了脚步,李斯道:「如今,公子身为少府丞,应当多看文书。」
「老师教诲,扶苏谨记。」
当公子扶苏走入御史府内,原本在这里忙碌的御史们纷纷擡头,愣神了片刻。
右相冯去疾起身行礼道:「臣听闻公子素来喜看各地文书,臣安排了一个位置。」
在御史府的书架边,放了一个专座,甚至边上还放着烛台。
扶苏看到一些较新的竹简,问道:「这都是今年新收上来的文书吗?」
听到公子问话,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紧张了,竟然一时间都没有人立即回话。
见状,程邈搁下笔,扶着桌案站起身,小步且快速地走到公子身边,解释道:「公子,这都是入秋后送到咸阳的文书。」
他一边说着,指着其中几卷,道:「这是燕地送来的,这是上郡的文书,还有这是楚地的。」
扶苏听着他的话语,又到:「咦?程邈,一年不见你还在这里啊。」
「程邈与公子确有一年未见了。」他面带笑容行礼,道:「臣本就是御史府官吏,就该在这里的。」
此言一出,御史府的其余人都讶异了,这个程邈是何时结交了公子扶苏?
再一想当初寒冬似乎只有程邈在御史府,而公子又十分好学。
有人低声道:「公子扶苏修咸阳桥都有一年没回宫了。」
确实,这一年间都没有见过公子扶苏。
修一座桥就是一年不归,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也不想着休息,就来御史府查阅文书了。
有人又道:「公子递交修桥卷宗时,还在章台宫外站了一个晌午。」
那说话之人,将语气压得很低,一边说还很确信地向周围几人点头。
如今始皇帝多幺的勤政,人们都知道。
公子扶苏也不愧是始皇帝的儿子,有人觉得大秦的后继者定会众望所归。
这些话语,有好的也有坏的,零星几句飘到右相的耳中,冯去疾瞪了眼,众人才悻悻收住议论。
扶苏一边看着文书,还要问程邈几句,程邈也干脆坐在了公子边上。
扶苏看着楚地的文书,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叫做萧何的名字。
又仔细看了看,扶苏发现这是对楚地官吏的考评。
扶苏将这卷文书放在一旁,打算晚些时候带回去看。
程邈注意到公子将单独将一卷放在了边上,心中暗暗记下。
临近黄昏时分,在御史府的官吏纷纷离开。
扶苏依旧翻阅近一年的文书,没有发现张良,项梁这些名字。
屋外已完全入夜了,程邈坐在边上靠着墙角正似睡非睡。
直到一缕香味飘入鼻中,程邈稍稍睁开眼,眼前多了两个炉子,还有一个穿着内侍衣裳的高瘦老人。
再是揉了揉眼睛,程邈看清了是公子正在炉子边煮吃食,意识到自己睡着了还很失态,起身道:「公子,臣……」
扶苏盛了一碗面,递上道:「无妨,先吃点。」
正是肚子饿的时候,程邈捧着公子递来的碗,看着碗中的面汤,不争气地老脸一红。
扶苏道:「这是羊肉面,慢点吃。」
程邈一边吃着一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