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马槊的骑兵,应该能让战斗力更上升一个台阶才是。
扶苏将这把戟放在了边上,又自顾自看着沉思着,想着每一个可以让大秦强大起来的办法。
这些办法或是提升大秦的软实力,或者是提升大秦的硬实力。
「公子,听闻王贲将军也派人去查探西戎与匈奴的战况了。」
扶苏喝着一碗热水点头。
田安又道:「王贲将军还让人送话来,说是匈奴人一旦从河谷南下,会告知公子。」
这个大秦还是内忧外患的,这是冬猎之后扶苏听到的又一个好消息。
只要有人能去富饶的河西走廊看一看,人们就忘不了那里的富饶。
扶苏擦拭着这柄大戟,心中越发觉得,没有河西走廊的关中是不完整的,是残缺的,有了河西走廊的关中才是完整的。
这就像是历代中原王朝,凡是一统的王朝都要一统西域。
换言之,中原疆域内,若没有天山,那也是不完整的。
田安道:「还有一事。」
「什幺事情?」
「赵佗将军被请到了王贲将军家里,听说是每天都在喝酒。」
扶苏颔首道:「窝冬嘛,有酒有肉才能窝一个好冬。」
田安笑着点头。
这个冬天过得很平静,北方的上郡也很安静,半月前蒙恬送来了消息,说是匈奴人没有再来进犯。
「公子,这是章邯将军让人送来的名册。」
扶苏没有回殿内,而是一边走一边看著名册,这份名册所记没有别的,就是为了评选今年的劳动模范。
一共可以评选二十个。
这二十人可以每人奖励他们家三头小羊,一共就是六十小羊,如果繁衍得足够好,那幺敬业县就能养出羊圈,成为了一个大羊群。
如果换作以前,是不敢想这些事的,因为那时候粮食给人吃都不够,根本不敢喂给牲口。
关中也有养羊的人家,但那都是富户,关中有田亩的人家也不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两人在军中任职,但凡上过战场,斩首有功的,都有田亩。
扶苏看罢,吩咐道:「那就按照著名册分发下去吧,监禄有消息送来吗?」
「回公子还没有消息。」
身为少府丞是要管着手下的官吏的,监禄如今任职都水长,他隶属于少府,也算是少府丞的官吏。
扶苏想了片刻,又道:「现在监禄南下了,李由最近还在蜀中,他手中有能够南下的斥候,你派人去找李由,让李由的人去找监禄,问询南征近况。」
田安作揖颔首,「辛胜将军一早就去章台宫了。」
扶苏道:「我也去见一见父皇。」
此刻,章台宫,辛胜正在禀报着在敬业县的见闻。
嬴政的手中拿着一卷书,正是辛胜去过敬业县之后,所写的呈报。
辛胜行礼道:「末将所知只有这些。」
嬴政仔细翻看着呈报,农业是关中的命脉,对这个命脉至今都要小心翼翼地呵护,起初谁能知道公子扶苏开一个渠能够得到如此大回报。
「扶苏这个孩子早慧,自小他就有远超同龄人的见解,不要用看待同龄人的方式去看他。」
辛胜颔首。
嬴政又想起了如今放在咸阳宫的那具巨大的骸骨,想起了扶苏说过的话语,如此庞大的巨兽也会有死去的一天,海外活了几千年的神龟就算是再神异,也不过是牲畜。
近来嬴政时常思考这句话,难道说扶苏以前就考虑过生死的问题,还是这孩子早已看透生死了?
嬴政知道,扶苏的一切都是眼皮子底下,甚至能够得知他的一举一动。
如果有必要,嬴政都能知道扶苏每天都看了哪些书,说过哪些话。
扶苏的敬业县可以给关中带来一座巨大的粮仓,若来年这座粮仓丰收了,不论是南征还是北伐,嬴政都有了十足的底气。
郑国渠改变了当年的秦国,现在敬业渠又会给关中带来极大的变化。
「陛下,公子来了。」
闻言,嬴政将呈报搁在了一旁,示意辛胜可以离开了。
扶苏走到章台宫前,见到了刚从大殿走出来的老将军辛胜,稍稍行礼。
辛胜也是躬身行礼,而后心虚地低下头,可不敢让公子知道昨天护送公子前往敬业县,顺便去打探。
都一把年纪了,也打算向始皇帝告老,辛胜心里想着,希望别在告老之前引得公子猜忌。
扶苏先是在殿前送别老将军,而后脱下鞋履入殿。
嬴政一手拿着一卷文书,一手拿着饼,嘴里嚼着,目光看着书,正一言不发。
扶苏走入大殿,只要是没进行廷议的时候,这座大殿就是空空的,「儿臣听闻近来有南征的消息送来,儿臣身为少府丞,想看看是否有都水长监禄的消息。」
嬴政朝着身边的内侍使了一个眼色,随后一个箱子被擡了上来。
扶苏打开箱子,拿了几卷确认了是蜀中与南征的卷宗,而且这一箱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