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李斯回道:「从渭河两岸,过洛水,直到崤山以西,公子重新划定了渭南地界。」

「你觉得扶苏此策如何?」

「公子此策看似既要建设渭南,又要加强崤山防御,尤其是潼关此地,虽位于函谷关后方,但若在此地建设一个关城,可让关中更加稳固。」

一张巨大地图在地上铺开,李斯脚踩在地图上,向始皇帝解释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建设潼关此地是如何地高瞻远瞩。

嬴政接着道:「这些都是你教给扶苏的?」

闻言,李斯正要解释,却见始皇帝又开口了。

「你与张苍教导扶苏辛劳了,事关几十万人口的大事,不得懈怠。」

李斯朗声道:「臣领命。」

本意上,李斯刚是想解释,关于建设临渭,华阴这些事其实他李斯没教过,真的没教过,但始皇帝又没给自己解释的机会。

李斯只好任由始皇帝的看着地图,欣赏将来的关中以东的新格局。

不过,李斯细想之下,这些该也不是张苍教的,张苍虽说博学,其人对兵事地理该没有这样的目光。

只因公子建设潼关,潼关又连接华阴,将渭水与洛水河沿岸连接在一起,后方还有临渭各县。

这几个县都是沿着渭河建设的,将整片渭南连接起来,还能向潼关输送粮草与兵力。

未来的潼关就是函谷关内第一重镇,甚至还能驰援函谷关。

李斯自认自己也是个博学的人,地理的运用明明就是兵家学问,而且还是经验十分了得的兵家,才有这等独到眼光。

当年商君建设咸阳,是何等的眼光。

现在李斯理解了,难怪当年公子常看商鞅的书。

嬴政道:「朕听闻你将不少人都派去上郡修长城了?」

李斯忙解释道:「陛下,他们都是去督建长城的,这些事与公子扶苏绝无干系。」

嬴政擡眼看了他一眼。

李斯的神色一凛,感受到了始皇帝的目光,这目光似乎在说……最好与扶苏没有干系。

见陛下又要处置今天的文书,李斯行礼退出了章台宫。

走出大殿,李斯踩着台阶一路往下走。

脚步忽然一停,李斯回头看向章台宫的屋檐,而后收回目光,想起了以前。

那是李斯入秦以来,第一次在秦廷为官并且与群臣站在章台宫面见秦王。

嗯,那时的始皇帝还是秦王。

只是一次寻常廷议结束,李斯在章台宫直抒胸臆之后,与众人一起离开章台宫。

李斯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大雪天,一个少年推着一个装着轮子的木椅,木椅上坐着一个老人家,老人家面带笑容,穿着华贵。

后来李斯才知道,那位老人家是华阳太后,推着带有轮子的木椅的少年人正是公子扶苏。

再之后,听说公子扶苏时常在华阳太后身侧,李斯虽零星有几次见过公子扶苏。

直到那次华阳太后的葬礼上,李斯听了公子扶苏的那番话。

咸阳宫的人们都只说公子扶苏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

李斯都不敢想,公子扶苏仅仅只是看了商鞅或者是韩非的书就能有如此眼光吗?

还是说公子自小就聪慧得不可思议,一直被华阳太后保护着。

……

洛水河边,扶苏眼前站着几个县官,临晋县要改称大荔县,并且整个县要扩大数倍,而且还要增加人口,吞并周边的亭乡。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