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的这位老农也年迈。
王翦低声道:「唉,家里闷得慌,出来吹吹风。」
老农也在一旁坐下,从怀中拿出一个布袋子,布袋子中的是一块块黍米糕,他先吃一块,而后将余下的递给王翦。
王翦接过布袋子也拿起一块黍米糕,放入口中。
老农低声道:「我们这些人小时候呀,就你最不爱玩,你总是抱着一卷竹简,抢了你的竹简,你就哭,你就闹。」
王翦笑着道:「小时候,你们这些老哥哥都爱欺负我。」
「那时候你小子就站在那块石头上,大声说……弟兄们要打仗了,跟我一起去上阵杀敌,挣军功分田地,养爹娘养孩子……那时候我们几个兄弟傻怂地跟着你走了。」老农任由牛在沟渠边饮着水,又道:「走着走着……我们一起给秦王打仗,我还在厮混,你就成将军了。」
他一边说着,擡着头,目光怔怔望着天空,好像要在天空的云层中找到当年一起打仗的景象。
王翦叹道:「当初要不是老哥哥们帮着我与秦王杀进咸阳,没有老哥哥们,也没有王翦现在。」
老农道:「小时候,就你家里有书看,我们抢了你的书,欺负你的时候,你就哭,你一哭你家里的老人就会出来把我们赶走,一年又一年,之后我们几个老兄弟跟着你出生入死,也就跟着你,我们几个老兄弟才在战场上活了下来。」
王翦低声道:「还有好多个,没有活下来的。」
老农颔首又道:「唉……这幺多年都过去了,我们频阳的老兄弟都还是会听你的,信你的。」
当年王翦跟着秦王杀回了咸阳,平了咸阳之乱,王翦便一直得到秦王重用。
这是这些老兄弟们的记忆,那时候的众人心气正高,只是当年年少时的风光都不在了。
老农低声道:「我真的好想再年轻一次。」
「呵呵呵……」
王翦忽然一笑。
老农又道:「当年我们兄弟几个跟着你打仗,过了几年你带着我们的儿子打仗,打楚国的时候,你带着我们的孙子去打仗,你现在还要去打谁啊?」
「唉……」王翦叹道:「不打了,打不动了。」
老农狐疑道:「咸阳的人要你打,你能不打?」
王翦叹道:「不打了,再打……我这把老骨头就回不来了。」
「哈哈!」
老农大笑着道:「好呀,你也打不动了。」
王翦道:「听说你小孙子又去打仗了?」
「大孙子在北边守长城,大孙子的儿子还养在家里,小孙子跟着人去南边打仗了,说是在南边夺了不少地,还抢了不少金器与田地,上月让人送来家书,说是他要在南边安家,以后带着妻小一起回关中。」
说着话,这老农神色平静,大抵是经历得多了,上了战场生死就自觉地抛在了脑后。
都是厮杀出来的,谁家的孩子死在了战场上,也都听习惯了,轮到自家孩子要是也死在战场了,也不会太伤心了。
再看王翦的身后,老农问道:「你家小孙女呢,总是跟在你后头的那个。」
「她要嫁人了,过些天就嫁出去了。」
「你那幺疼爱的小孙女,都舍得嫁出去?」
王翦笑道:「她长大了,总要嫁人的。」
「嫁给谁家娃娃了?」
王翦想了想回道:「咸阳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