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真的有需要时,扶苏就会从自己的记忆中回想,原来以前的某天,自己考虑过这个问题。
北伐之后的国家进入了平缓期,正值二月身在桂林的屠雎就让人送来了桂林的水果。
扶苏看着一大筐有半人的柑橘,剥了一颗自己吃着。
觉得吃不完,就让人给分了。
程邈忧心道:「外面还有好几车。」
扶苏苦恼道:「给张苍送去。」
「是。」
关中还是寒冬,桂林还有吃不完的柑橘与小小的山橘。
果然,桂林有吃不完的水果。
对缺乏水果的关中来说,桂林真是福地了。
将一车柑橘送去渭北的第三天,早上廷议时扶苏就发现有一部分人吃橘子吃得上火了。
皇帝未到廷议还未开始,国家进入平缓期之后,扶苏要处置的国事也少了许多,站在自己位置上,小声问向老师道:「屠雎何时能够回关中?」
李斯道:「象郡还未稳定,恐还要等些年月。」
扶苏颔首,老师就差没说的是,若南方不平定,恐怕屠雎一辈子都要交代在南方了。
李斯又道:「公子放心,屠雎送来水果不是为了讨好臣,不是为了回关中,他让人送来了文书,说是他会尽力平定南方,不让咸阳担忧。」
程邈递上一卷纸,他道:「公子,渭北连夜送到咸阳城,早晨时交给臣的急报。」
扶苏接过纸张看了眼,写得是修建白渠时前方的河堤塌了,冲坏了刚修好的渠道,好在发生在夜间,没有出人命,只是这一个月的努力白费了。
白渠的建设比敬业渠难得多,首先渭北的土地旱塬多,土质比渭南松散。
张苍与青臂在开凿白渠,没这幺顺利。
治水向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扶苏对此有耐心,也希望张苍与青臂也有足够的耐心。
平静的生活过了两年,正值始皇帝三十三年,这两年间公子衡长到了五岁。
今天,已有二十六岁的扶苏与丞相李斯一起陪着皇帝秋猎。
李斯的胡须也已灰白,神色已有了老态,脸上的皱纹也多了。
扶苏注意到其实父皇也一样,须发黑白相间。
不知不觉间,身边的白发人也开始多了。
倒是田安,他还是老样子,以前是这幺老,现在还是一样的老迈,也没有出现老花眼的症状,更没有「耳聋」的迹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