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王余确实佩服有胆魄又有谋略的张良。

「我想亲自去支教。」

「也对,你不能在三川郡久留。」

新身份不过是个掩护,三川郡的各处府衙都有张良的画像,他是反秦的要犯,而且他的画像就挂在夫子院的门前。

也不知道外面的守备是如何放他进来的,但往来这里的人都是夫子,也不会盘问。

甚至,王余怀疑门外的守备都没有看张良一眼,他们甚至不会想到多年抓捕的要犯会在这里。

王余视支教事业为己任,但同时也愿意帮助张良了解这个充满人生意义的支教事业。

如今执掌三川郡的人是李斯的弟子,张良是不能在这里久留的。

为了不被外面的官吏过多盘问,王余亲自送他离开,就怕对方问得越多,张良的破绽就越多。

王余陪着张良走到三川郡的城外这才停下脚步,面向对方道:「韩远是一个十分有毅力的人,即便是经受着病痛也会继续支教,教导一地的孩子,不过按照文书上的调令,我另派人去接替了韩远原本在鲁地支教的学舍,你去蜀中。」

张良行礼道:「多谢。」

王余送别张良。

因张良在诸多反秦人士中,这人没做过什幺害人的事。

至于沧海君的死,是士为知己者死,痛惜且愧疚是张良他自己。

王余来到三川郡之后,听了很多有关张良的事迹,因当年韩国公子韩非与张良的关系,其实在如今的韩地人们心中,张良虽非圣贤,可在当年韩地的旧人中,张良颇有名望。

回到三川郡的郡城内,王余回到了夫子院,见到了在这里的郡守吴公,向他禀报着余下的支教事宜。

离开三川郡之后,张良坐着一驾车终于要进入关中了。

进入关中之后,才能入蜀中。

坐在同为三川郡乡亲家的牛车上,张良轻声咳嗽着。

赶牛的老汉问道:「你的脸色怎这幺差?」

在寒风中,张良也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他道:「我自小就多病。」

张良讲话时也带着浓重韩地乡音,所以赶牛的老汉热情地帮忙了,他道:「这两年官兵每隔三五年就会迁民,如今的三川郡老人越来越少了。」

闻言,张良颔首。

大秦的丞相李斯一直想要分化六国的旧民以加强郡县制的统治,这些事张良都看得明白。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