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以丞相为首的一群老秦臣都年迈了。
换言之,即便是在将来,公子扶苏也希望有一批能够帮着治理天下的臣子。
而这些支教的学子都极其重要。
今天的廷议还议论了北边与西北的牧马情况,蒙恬与章邯既在屯田也在养战马。
直到今天廷议结束,群臣还在讨论是不是应该向北方与桂林郡增派支教夫子。
廷议结束之后,许多关于考试政令也都送了出去。
考试时节定在了立秋时节,就算是去年来关中的人,经过这一年的准备也该调整好状态了。
商颜山下,小公子衡正在与一个老者说着话。
这个拄着拐杖的老者就是当今的频阳公,也是小公子的老太公。
说什幺老太公多年闭门不出,实则老太公每隔三两天都会来商颜山看看,偶尔来与叔孙通要一碗豆腐吃。
衡坐在一旁,看着正在吃着豆腐的老太公,对一旁的狸奴儿道:「奴儿姐,你怎幺总是拿着帐本。」
狸奴儿已二十岁有余,不过依旧是叔孙通还有田爷爷的好帮手,她穿着一身黑灰色的衣裳,还披着大氅,还在管着县里的粮食。
面对公子的问话,她回道:「很多年前,公子曾说过县里的粮食只能多,不能少。」
衡擡着头道:「县里的粮食是多了少了?」
「公子放心。」她将手中的帐本一收,道:「我们县的粮食肯定只多不少。」
见到章敬吃着饼走来,狸奴儿的脸色就沉下来。
衡见到奴儿姐的神色,再看看章敬很是好奇。
天又下起了雪,衡回了学舍中,坐在老夫子身边,帮他老人家抱着一卷书,疑惑道:「为何狸奴儿看到章敬大哥会不高兴?」
叔孙通道:「章敬和他父亲一样。」
衡道:「那是自然呀。」
叔孙通道:「章敬与他父亲都是县里吃粮食吃得最多的人。」
闻言,衡恍然大悟,因为章敬的肚子就是一个无底洞,他好像每时每刻都在吃,县里的粮食早晚被他吃完。
「可是章敬大哥吃得多,做得活也多呀。」衡正在为他最好的朋友抱不平。
「公子觉得这个县如何?」
「很好呀。」
见到公子回答得如此快,叔孙通满意点头,道:「那你觉得我们这个县什幺样的人,人人都喜欢?」
衡又道:「有学识的人?」
叔孙通拿起一卷书轻敲在这个孩子的脑门上,道:「所以啊,公子愚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