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项伯并不怀疑,他相信项羽一定会成为项燕那样的将军。
此刻,项伯抚须笑着道:「无妨,老夫去劝劝那位老夫子。」
项羽稍稍行礼,也离开了。
项庄道:「他……」
项伯神色带着忧愁的长叹一声,一手抚须一手负背,还保持着当年的楚国贵族气派与举止,他道:「羽儿自小就心高,我们项籍中,能够反秦的人也就这些,我兄长对羽儿最严厉,可托付在羽儿身上的期望,也是最多的。」
与项羽年纪相仿的项庄,重重颔首,表示了理解。
项庄觉得这一家人,好在有项伯。
热闹的街道上,宋义跟上了就要离开的桓楚。
桓楚自来到会稽郡之后,依旧低调。
宋义是当年的楚国令尹,在楚地已有颇多威望,而且还与尚在人世的楚王宗室有联系,一直都在暗中保护着。
宋义这一次会来见项梁,是因怀疑项梁真的得到了范增的支持。
可此来没有见到范增,只见到了范增的弟子。
当年宋义曾与范增一起在楚国为臣,只是楚国亡了之后,项燕战死之后,范增就回了九江再也不问世事了。
他宋义带着余下的楚王宗室也隐居了起来。
这幺多年过去了,他宋义与范增都在隐居蛰伏,却只有项梁是真的在为复楚之事奔走各处。
宋义上前道:「老先生近来可好?」
桓楚停下脚步行礼道:「宋令尹。」
宋义摆手,示意对方不用称令尹。
桓楚道:「老师如今就在琅琊县。」
宋义颔首道:「老先生身体如何?」
「老师身体一切都好。」
「那就好。」宋义颔首,他望着远处城墙上的秦军,忧愁道:「以前这城墙上站着的是我们楚国的将士。」
桓楚沉默不言,只是移开目光不去看那些秦军。
宋义又问道:「不知此地郡守殷通与项梁有过节?」
桓楚说出了项梁与殷通之间的事,为了寻一处安居之地,项梁收买了殷通,项氏才留在了会稽郡。
而殷通又是一个贪心的人,他一次次向项梁索要好处,项梁只是一忍再忍。
说完这些,桓楚叹道:「若项梁真要起兵,第一个杀的就是殷通,现在项梁给殷通的钱财都在殷通的库房中,殷通的库房是搬不走的,等项梁起兵那些财宝也都会成为他们项籍的起兵之资。」
言外之意,这个殷通将来不会有好下场。